紅網時刻4月20日訊(記者 盧欣 通訊員 夏熊芳 秦璐)4月20日是“全民關注痛風日”,據權威統計,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其中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痛風已經成為我國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腎病、風濕免疫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文銳提醒,高尿酸血癥不僅可以引起痛風,還可損害腎臟功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并且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40歲的劉宇(化名)是一名外企白領。劉宇很喜歡喝白酒,每天都會喝上半斤左右,遇上客戶或者朋友的飯局,喝酒就更多。從2007年起,每年單位體檢,劉宇的體檢報告都會注明尿酸指標超標,一般都在600umol/L以上(男性正常值應低于420umol/L),醫生建議注意飲食、戒酒,但他一直沒有重視。去年上半年,劉宇因腎結石引發腎絞痛多次進出醫院,醫生告誡他,他的腎功能已經出現問題,尿酸指標也需特別注意,酒必須要戒掉。但劉宇出院后認為病已經治好,是醫生危言聳聽。平日里除了注意禁食海鮮、肉湯、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卻一直沒有戒酒。
4月12日,劉宇因為惡心、嘔吐不斷、呼吸困難,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急診科就診。通過檢查,劉宇尿酸高達742 umol/L,血肌酐高達1469umol/L(正常值應低于130 umol/L),并且已經并發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醫生診斷為痛風性腎病,尿毒癥,病情危重,隨時可能出現心臟驟停,需立即進行血透治療。隨后,經過連續3次血液透析,劉宇的癥狀得到了緩解,但今后的生活中不得不接受每周2-3次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以延續生命。據劉宇自述,去年腎絞痛治療出院后,劉宇沒過多久又發現自己的大腳趾、腳踝等部位反復出現腫痛,剛開始腫痛不用藥也能慢慢消失,發展到三個月后就需要到小診所打止痛針緩解疼痛,并且發作次數越來越頻繁,一個月都有1~2次。
文銳介紹,高尿酸血癥的診斷標準是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umol/L,女性>360umol/L,而劉宇的尿酸一直高于這個標準,并且出現高尿酸血癥的癥狀表現,如腎結石,還有腳趾、腳踝等部位疼痛。文銳解釋,長期尿酸高,尿酸就會沉積在關節中誘發痛風,形成痛風石;沉積在腎臟內就會形成結石,引起痛風性腎病,嚴重者可最終導致腎功能逐漸衰竭。因此,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發作的根源。
“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是由于嘌呤代謝障礙和/或尿酸排泄障礙引起的一組疾病。所以,控制尿酸是能夠有效預防痛風。”文銳提醒,男性、肥胖、中老年、一級親屬中有痛風病史的、久坐不愛鍛煉、高嘌呤飲食(愛吃肉、海鮮、動物內臟、濃肉湯以及高糖飲料)的人群,都是高尿酸血癥的高發人群。人們應該提高對高尿酸血癥以及痛風的認識,積極做到少飲酒、避免吃高嘌呤食物、多飲水,這些都是預防高尿酸血癥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