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百色訊(記者/韋鵬雁 通訊員/崔蝎朝 李明濤)6月7日,走進靖西市壬莊鄉真意村,村部樓頂上“邊關黨旗紅”五個大字熠熠生輝,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村部旁整齊劃一的黨建宣傳欄、籃球場、戲臺、各種健身器材一應俱全。這是百色市強化“邊關黨旗紅”黨建品牌基礎保障,打造標準化、規范化和突顯邊關特色、功能齊全的邊境村屯組織活動場所取得的成效。
百色的靖西市、那坡縣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359.5公里。該市樹立“鞏固邊疆、發展邊貿、致富邊民”的發展理念,持續深化“邊關黨旗紅”工程,出臺抓黨建促興邊富民系列文件,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統籌推動人財物等資源向邊境一線傾斜,為提升邊境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保障,形成邊民生活有保障、致富有渠道、守邊有動力、發展有支撐的新格局。
壯大守邊固邊紅色力量。在疫情防控中,邊境地區外防輸入壓力大,那坡縣百南鄉弄民村的防控工作井然有序。村黨支部書記陸世旺說:“由于人手相對充足,各項工作做起來比較順利。”百色加強抵邊村干部隊伍建設,抵邊村兩委配備職數比非邊境村增加1—2名,各增設1名村黨組織專職副書記、增配1名駐村第一書記和2—3名工作隊員。同時,落實聯合大黨委和邊境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推動駐邊單位與邊境縣、鄉、村三級黨組織共建聯建,實現力量整合、資源共享。在邊境疫情防控中,全市統籌調度4100多名機關黨員干部、公安干警充實到邊境一線。
百色出臺加強邊境基層黨建經費保障辦法,抵邊村村級組織辦公經費和服務群眾經費標準比非邊境村上浮50%,提高邊境村村兩委干部報酬待遇,其中0—20公里邊境村黨組織書記待遇參照鄉鎮副科層級平均實發工資待遇落實,讓邊境村有人辦事、有經費做事。
持續完善邊境基礎設施。在靖西市龍邦鎮護龍村,一個國門小鎮正在建設中,村民農文明細數變化:“國門小鎮建設以來,村里建成了籃球場,配套了健身、娛樂設施,水泥路通到了家門口,房前屋后種起了花草,村子變得和城里一樣美麗。”百色全力抓好邊境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交通、產業、能源等富民興邊行動計劃,讓邊境地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據統計,三年來,百色共獲中央、自治區少數民族發展資金3.6518億元(含興邊富民行動專項資金1.6435億元),實施產業路、0—3公里示范段建設、0—20公里邊境村屯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606個。該市還投入資金2.1億元,加強邊境村屯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規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設,打造147個凸顯邊關特色、服務功能完備的活動陣地。
提升邊境地區發展能力。工業產值同比增長25%,流轉閑置土地建設8000畝水果產業基地,通靈大峽谷景區提質升級,這是靖西市湖潤鎮今年以來交出的成績單。抓好產業發展,是湖潤鎮黨委書記抓黨建促興邊富民任務清單中的主要目標。鎮黨委書記黃建軍說,該鎮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討產業發展事項,構建工業、農業、旅游業“三業”鼎立格局。百色分級制定邊境鄉鎮、村抓黨建促興邊富民的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通過“雙聯雙考”推動各級邊長履職盡責。
該市還按照有組織機構、有場地設施、有教師隊伍等“六有”標準,在邊境鄉鎮、村、屯建成27所“國門黨校”,配套建設水果、桑蠶、生豬養殖等14個產業現場教學點,打通抵邊村屯黨員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增強邊民守邊興邊意識,提升邊境群眾發展能力和動力。近年來,靖西成立邊民合作社22家,互市貿易額完成40億元;那坡龍崗邊境貿易扶貧產業園等項目持續推進,成立邊民互助合作組70個,帶動2萬多名邊民通過互市貿易實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