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梧州訊 “今天開展給高齡老人測量血壓、測血糖等關愛服務,又能加上2積分。”近日,梧州市萬秀區(qū)富民街道志愿者李錦煥結束了一天的志愿服務工作后,他的志愿服務儲蓄卡上顯示積分476分。“以前我們是無償自愿服務,現(xiàn)在‘時間銀行’可以把時間‘存’進去,等自己有需要時就把時間‘取’出來。”
這是梧州市李錦煥參與的萬秀區(qū)“左鄰右里老友記”時間銀行項目的一個場景。該項目依托低齡老年人志愿者與受幫扶高齡老年人互為左鄰右里的關系,建立了“主動需求”和“被動需求”清單,開啟了“以老幫老、以老扶老”的互助養(yǎng)老新模式。
據介紹,志愿者們人人都有一本儲蓄卡,但儲蓄的不是金錢,而是為老人服務的時間;筆筆賬目,記錄的不是買賣,而是每一份愛心。低齡老人志愿者根據高齡老人需求清單內容進行幫扶,志愿服務儲蓄卡積累相對應的積分,同時還設置了“時間銀行”與“幫扶超市”,志愿者提供的服務內容和需求者提出所需服務內容,都可以在“幫扶超市”上認領。此外,志愿者還可以將自身提供的服務時間以積分形式存入“時間銀行”,以此兌換生活用品或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務內容。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招募志愿者1900多名,累計服務4.8萬多人次,其中服務高齡老人1.5萬多人次,志愿服務積分超過了6.3萬分。(鄧 亮 易瑞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