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提升應急救治能力
堅持“平戰結合” 完善公共衛生體系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特派記者 董文鋒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增加防疫救治醫療設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下半場”,如何做到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放松,推動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成為廣西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放眼長遠,從持續完善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制機制上下功夫。”柳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負責人吳剛代表告訴記者。赴京參會前夕,吳剛曾赴多家醫院和疾控中心調研,他建議加快建設“平戰結合”模式綜合醫療場所和設施,提升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的救治能力,同時對我區有條件醫療機構給予資金和技術扶持,打造以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為基礎的區域性醫學檢驗中心,并以此輻射周圍城市,切實提高地方科研和病毒檢測能力。
吳剛所在的柳州市人民醫院是該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成功治愈了全市75%的確診患者。這期間,醫院于2019年底建成的負壓病房、隔離病房、隔離通道發揮了重要作用。鑒于此,柳州市人民醫院正在籌建一所分院,來作為公共衛生應急中心和市危重癥救治中心。該分院700張病床,其中有500張病床是按“平戰結合”模式來建設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醫療服務體系在防控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也暴露出傳染病防控及救治體系能力不足等問題,特別是疫情初期,隔離病房、醫療設備等一度嚴重緊缺。”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艾滋病科護士長杜麗群委員建議,進一步完善對傳染病醫院的補償保障機制。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明確了醫療機構“平戰結合”建設原則和建設內容。廣西地處祖國南疆,與東南亞多國毗鄰,人員來往復雜,傳染病傳播的隱患很大。“通過構建‘平戰結合’的醫防體系,健全醫防結合工作機制,能有效補足醫防工作短板和不足。”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成人精神科一病區主任陸愛益代表認為,此舉將有效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服務高效協同,進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應該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以民為本、生命至上’的深厚情懷。”廣西代表委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