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車前,一名司機在檢查車況。
消除隱患貴在及時
6月5日上午,一輛正在的營運的43路公交車在途中發生故障,司機無法自行處理,便把車輛開到路邊,并讓車上的乘客轉乘另外的車輛,然后打電話向公司求援。隨后,搶修人員趕到現場,當天上午9時50分,車輛得以修復好,開始繼續運營。回到車隊后,當事司機將這一情況記錄在了車輛安全檢查記錄簿上。
西鄉塘車隊安全員李日升說,一輛公交車運營一個來回要經過三道安全檢查,一是發車前檢查,這個時候,司機通常檢查一下車輛的電路、油路、消防設施等,發現沒有安全隱患后才能發車;其次是運營中檢查,這個檢查主要依靠司機的個人能力與經驗來進行判斷,譬如通過嗅覺聞到車內有燒焦的異味,司機就會根據自己的判斷進行處理,看是不是車輛出了問題,如果發現有問題,自行解決或者向公司求助;再次是收班后的檢查,在把車開回車隊后,司機在下車之前再次對車輛進行檢查,并要把檢查的情況如實進行記錄。
記者在6月5日的車輛安全檢查記錄簿上看到,當天12輛43路車在營運中報修了5次,17輛4路車也報修了5次,報修的事項包括換電瓶、修馬達等,每次報修都很快得到了處理,車輛安全隱患被及時排除。
6日上午,一名43路公交車司機在出車前,給發動機沖水降溫。這名公交司機說,自己開的車輛需要自己愛護。萬一發生突發事件,作為司機一定要冷靜處理,因為那時全車的乘客可能都指望著司機。一般要先關電路總閘,再疏散乘客,把損失降到最低。
在采訪中,一些公交車司機也提到了一些需要完善的細節。一名公交司機說,他車上的安全錘丟失已有一段時間,他把問題反映到了車隊,但車隊沒有及時把安全錘補上來。一些司機也意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性,“車輛出現故障,我們就拒絕開車,等搶修人員過來把車輛修好為止,因為如果發現車子有故障,你還繼續開車的話,責任就在司機了”。
| 上一頁 下一頁 |
| 第 [1] [2] [3] [4]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