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桂聲 > 地評線 > 百家言 > 正文 |
讓高校告別“衙門”作風 |
2025年11月14日 18:28 來源:防城港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楚翎 編輯:鄧子霖 |
|
“任何阻力,阻擋不了我們為孩子們提供免費直飲熱水的步伐。”近日,廣西財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范祚軍在其抖音賬號“我行我素”上積極響應學生訴求,這句擲地有聲的承諾,不僅溫暖了學生們的心,也讓我們看到了一所高校告別“衙門”作風、向官僚主義說“不”的決心。 從回應學生訴求到推行校園改革,從建立“前臺接單、后臺處置”的工作機制,到合并部門、組建“賦能保障部”,這些舉措看似細微,卻折射出廣西財經學院在高校治理理念上的深刻轉變——把師生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標尺,讓作風建設從高校開始破題。 高校本是教書育人、傳承文明的精神家園,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高校卻不同程度地沾染了官僚主義的習氣。《中國紀檢監察》雜志曾直言不諱地指出,部分高校行政機構效率低下,少數干部頤指氣使,把校園變“衙門”,這不僅損害了師生利益,也侵蝕了育人環境和學術生態。推諉扯皮、形式主義、制度空轉……這些頑疾若不根治,高校就難以真正回歸“以師生為本”的初心。 為什么特別強調高校要率先向官僚主義說“不”?因為高校是培養人的地方,是青年人價值觀形成的關鍵場所。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他們如何看待規則、如何處理問題、如何對待他人,往往在校園里就已埋下種子。如果他們在校期間感受到的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習慣于敷衍塞責、推諉拖延,那么當他們步入社會,也很可能把這些不良風氣帶到各行各業。反之,如果他們在校園中感受到的是高效、透明、有溫度的服務,是學校真誠傾聽、快速回應、務實擔當的作風,這本身就是在為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廣西財經學院的實踐讓我們看到,作風建設關鍵在落實。校長在社交媒體上直面學生訴求,學校通過合并部門、打通信息、優化流程,把“是否造福師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些做法不僅提升了治理效能,更重要的是傳遞出一種價值導向:在這里,師生的聲音被尊重,問題被重視,困難有人管。這種氛圍下成長起來的學生,會更懂得責任與擔當,更愿意在未來崗位上積極作為、服務他人。 作風建設從來不是一句口號,它體現在一杯直飲熱水、一輛免費單車、一份外賣補償之中,也體現在一次迅速回復、一場問卷調查、一個部門的整合之中。當學校把“以師生為中心”落到實處,學生就能在耳濡目染中學會什么是務實、什么是高效、什么是為人民服務。這樣的教育,是課堂之外更深刻、更持久的人生課。 高校向官僚主義說“不”,不僅是為了優化校園治理,更是為了育人、塑人。這關乎的不僅是一所學校的風氣,更是未來整個社會的風氣。當越來越多的高校敢于自我革命、勇于打破陳規,當越來越多的師生在良性互動中建立起信任與認同,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從高校走出的青年,將帶著更加健康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走向社會,成為推動國家進步、實現民族復興的正面力量。這,正是高校作風建設最深遠的意義所在。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