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廣西煙火・發現民間絕活④|指尖流轉面塑風 |
2025年11月14日 09:01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庾琳 黃海健 編輯:郭騫 |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廣西云-廣西日報特別推出“廣西煙火”專欄,記錄煙火人生里平凡者的故事。此前,專欄已陸續推出“八桂夜市”“八桂圩日”“年味一道菜”3個系列,今日開始推出第四期“發現民間絕活”系列報道,帶您走近廣西新生代手藝人,看他們以新技法煥活老技藝,用創意點燃市場,讓民間絕活破圈生長、融入日常、激活產業;邀您在煙火升騰處,共鑒技藝新生,觸摸匠心溫度,感受文化脈動。 視頻攝制:朱鋆瑤 一盆面粉,一掬清水,在面塑藝人周林澤的揉捏、刻畫下,方寸之間,馬鬃飛揚、神佛垂目、樓閣漸起。萬物仿佛被點化了魂靈,悄然復活。 這門將凡俗揉成傳奇的手藝,便是發源于清末民初的桂林面塑。它素有“立體的繪畫,無聲的戲劇”之譽,已走過百年滄桑。如今,這項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在90后周林澤這位代表性傳承人的堅守中,煥發出新生。
周林澤正在為戰馬塑上鬃毛。記者 朱鋆瑤 攝 11月7日,煙雨初霽。桂林市象山區田心村一棟素樸民居內,工作臺前,周林澤正要塑一匹戰馬。取粉、加水,反復揉捏,看似簡單的動作,實則暗藏玄機。“這面團里藏著十幾種料,乳膠粉增韌、蜂蜜保濕、苯甲酸鈉防腐,防潮防裂方能久存。”他指尖摩挲著柔韌的面團,眼里閃著光,“這配方是經上千次調試才定下的,如今特制面團已銷往全國各地,讓更多人能觸摸到桂林面塑的質感。” 骨架為魂,形隨魂生。兩根細鐵絲在他指尖翻飛纏繞,馬的脊梁挺拔如峰,四肢矯健如弓,每一處關節轉折,他都執尺細量,“骨節長短、頸尾弧度,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面塑的精氣神,全在這骨架的分寸里。”隨手拈來幾張舊報紙,折疊、捏壓、纏繞間,戰馬的胸膛漸次飽滿,隱現的肌肉線條,已然有了蓄勢待發的張力。 敷面即賦形,最見真功夫。調好色的面團被輕輕搟開,牛角刀推、壓、點之間,面皮完美貼合肌體。厚薄全憑手感拿捏,光影下,戰馬的胸膛自然隆起,肌肉起伏若呼吸,仿佛下一秒便要掙脫案頭,踏風而去。 “塑馬比塑孔雀難多了。”周林澤邊忙活邊說,“怒時鼻孔賁張,戰時胸腔飽滿,休憩時皮毛松弛,萬物的神韻,都藏在這些細微變化里。” 為了捕捉這份神韻,他曾數日守在動物園靜觀,或在街角細察世間百態,又或埋首古籍潛心研讀。“要想捏出神韻,唯有細致觀察。創作,永遠源于生活。”他說。
周林澤的面塑作品《媽祖》。周林澤供圖 2022年,一個臺灣客戶的電話,將他推向創作的巔峰——塑造一尊2.4米高的媽祖神像。超出常規五倍的尺寸、繁復的頭冠衣紋,讓他心有忐忑卻毅然接下:“不突破,手藝就死了。” 挑戰接踵而至:鋼筋骨架需電焊,他從頭學起;面團過重多次塌落,他將面團與目結土按比例融合;華服上千百朵牡丹需一模一樣,他自創衣紋模具統一式樣。3個多月焚膏繼晷,當慈眉善目、珠玉生輝、衣袂翩然的媽祖神像面世,跨越海峽安座于臺灣義夫廟,這尊凝結著匠心的作品,也成了兩岸文化相通的紐帶,如今正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作品《逍遙山水間》在夜色中透出暖黃的燈光。周林澤供圖 《逍遙山水間》是他最珍視的作品,不僅因它入選全國首屆面塑藝術創作展、成為20件官方收藏作品之一,更因它以柔軟面團還原了堅硬的傳統榫卯結構。“面團是軟的,要做出木質感還能嚴絲合縫,全靠算準收縮率。”他回憶,500多組指甲蓋大小的榫卯,全憑手感捏制,風干后依舊扣合緊密。樓閣上,瓦片疊覆如鱗,門窗鏤空如畫,內置的電路與燈珠,讓夜色中的亭臺樓閣瑩瑩生輝,恰似漓江邊的漁火點點,藏著桂林山水的靈秀。 他耗時一年創作的《水滸傳》108將,尚未完工便以32萬元被預定,如今陳列于山西晉城的景區,讓桂林面塑的風采,綻放在更遠的地方。 案頭三把溫潤如玉的牛角花刀,藏著他與面塑的不解之緣。 6歲時,他跟著外公走街串巷,看外公將尋常面團捏成騰云的悟空、撫髯的關公、展翅的鳥雀,面團的溫熱與鮮活的形象,一同揉進了童年的記憶。外公臨終前,將牛角刀攥進他手里:“這手藝,你得傳下去。”少不經事時不慎遺失一把,至今仍是他的痛惜,剩下的三把成了他堅守的信物。2020年,他辭去教職,全心投入面塑的研究與傳承。 “手藝是根基,守藝是責任,授藝才是歸宿。”自2014年以來,周林澤完成作品上萬件,教授學員2000余人,其中有個別迷茫的失業者、漂泊的青年,通過學習捏塑,讓無處安放的心緒找到了歸處。
周林澤面塑作品《四大天王》現已收藏在廣西美術館。周林澤供圖 指尖流轉間,揉進的是千年傳承的技藝,更是人世的溫熱。桂林面塑以最樸素的面粉為料,承載最豐盈的創造;以最安靜的姿態,傳遞最深沉的文化力量。正如漓江之水滋養桂林之山,這門百年手藝也在代代相傳中,流淌著中華民族溫厚堅韌的文化血脈,在煙火人間里,綻放著不朽的光彩。
廣西日報頭版截圖。 總策劃:劉昆 執行策劃:文彩云 主編:陳丹平 劉斌 駱怡 記者:庾琳 黃海健 點擊下方圖片鏈接進入專題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