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教育頻道 > 要聞 > 正文 |
記者節|校媒不死,寫下青春代表作 |
2025年11月08日 09:05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作者:校媒報道組 編輯:魏恒 |
|
編者按2025年11月8日,是第26個中國記者節。 當朱淑雨得知《新傳媒》榮獲優秀校園媒體的稱號時,作為主編的她和周圍同學一樣,激動得叫出了聲。 11月1日下午,第五屆大學生校園媒體大賽頒獎典禮在深圳大學舉行,在這場有全國91所高校角逐的比賽中,廣西大學的校園媒體表現亮眼。
《新傳媒》主編朱淑雨在校園媒體交流論壇發言。受訪者供圖 朱淑雨團隊的學生作品《4億女性的“她”需求:衛生巾里的隱痛和改革》獲得公益傳播類優秀獎,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丁騁教授獲優秀指導教師獎,廣西大學團學新媒體中心亦有兩篇作品獲獎。 更令人驚喜的是,羅詩婷等學生作品《縣城中學里,被“遺忘”的心理角落》獲深度報道一等獎,這是《新傳媒》參賽以來的最好成績。與其并列的,是來自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的作品。 “你們是一匹黑馬!”在頒獎后舉行的校媒交流營中,一位高校老師這樣評價《新傳媒》。朱淑雨則分享了成為“黑馬”的秘訣:“從‘身邊’和‘小事’出發,做有溫度的觀察者。”這家已走過15個年頭的校園媒體,記錄了一屆又一屆學生用青春書寫的代表作。
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顧醒航和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一起采訪。何昭彤 攝 從身邊事中“長”出的獲獎報道 2024年9月,就讀大三的羅詩婷正在上“高級新聞業務”這門專業課,任課的張明副教授要求每位學生提交一篇深度報道作為期末考查作業。優秀作品可在由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師生自辦的《新傳媒》上刊發。 “作為學生,從自身經歷出發找選題,是比較便利的方法。”羅詩婷回想起自己在縣里讀初中時,曾聽說同學患有抑郁癥,但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似乎少有人問津。于是,她決定將選題聚焦于縣中的心理教育,“我想回到熟悉的地方,看看那些被忽略的角落”。 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后,2024年11月,她回到老家,走進了那所學校的心理輔導室,很快發現狀況并不樂觀—— 在黃悅琳(化名)任教的學校里,學生人數將近4000人,卻只有她一名專職心理老師,全校的心理課教學和心理輔導工作都由她負責。而按照國家標準,中小學專職心理老師的師生配比是1:1000……黃悅琳的心理輔導室,不僅缺少專門的團體活動空間,輔導區與辦公區還存在空間重疊。 “受訪老師說,在學生與家庭的問題里‘誰先感受到痛苦,誰就會先去做出改變’,這句話我記到現在,那種想幫學生卻又無力的感覺,一下就戳中了我。”羅詩婷回憶說。 之后,她又和不同學校的心理老師交談,搜集了大量有關縣中心理教育的公開數據,“所有的資料加起來,有近十萬字”。 但真正動筆時,羅詩婷犯了難。一開始,她每一個細節都舍不得刪。7000字的初稿,更像一份調研報告。 在張明和《新傳媒》編輯的建議下,她精簡與主題無關的細節和數據,盡量用具體對話和人物故事展現主題。到2025年5月在公眾號上發表時,已壓縮到了4000余字。 《4億女性的“她”需求:衛生巾里的隱痛與改革》的選題,同樣來源于日常生活。朱淑雨和同學們希望嘗試做一篇數據新聞作品,在討論選題時發現,身邊不少朋友都反映衛生巾有使用感受差、價格不合理等問題,但又“無法改變”“習慣了”。 衛生巾究竟面臨什么問題?衛生巾為何不能“好”一點?這些思考,化作了報道中的文字: 我國擁有超過6.8億女性人口,15—54歲年齡段的女性人口約為4億,這意味著,衛生巾不僅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更是一個關乎4億女性的民生議題……為何4億女性對衛生巾高性價比、基礎質量安全的訴求,遲遲不能夠得到滿足? 在老師的指導下,她們通過線上線下采訪、發放問卷等方式搜集材料,了解人們碰到的真實困境,同時挖掘產業數據與政策軌跡、分析問題根源與應對策略……8月20日,這篇前后打磨了11個版本的報道終于發出。 讓她們感到欣喜的是,報道發出后,同學們紛紛點贊,感謝校媒關注這個問題;還有機構媒體記者看到報道,特意給指導老師發來贊揚信息。朱淑雨說:“當時我們很受鼓舞,覺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新傳媒》的成員們在討論選題。受訪者供圖 新聞學子的“練兵場” 對于新聞學院的學生而言,校園媒體是最便利的“練兵場”。 “作為一個由學生運營的校媒,其新聞生產流程與新聞機構非常相似。”2014年加入《新傳媒》、如今任職于安徽日報的方舢,對當年的采編流程記憶深刻:學生定期報題,由學生編輯篩選后提交指導老師確認,再由有興趣的學生接手采寫;初稿完成后,經兩位學生編輯把關修改,最后交由每月輪值的指導老師終審,方可正式發表。 這一流程至今未變。朱淑雨介紹,《新傳媒》的組織架構也參考了機構媒體,分為編委會、采編部和運營部:編委會負責管理與策劃,采編部承擔選題提出與稿件采寫,運營部負責公眾號運營、紙質版發行與活動組織。 “和廣西大學里的‘雨無聲’‘西大團學小微’等官方校媒有所區別的是,我們不做校園活動、會議等常規的校園報道,而是專注于深度報道。”蘇華副教授是《新傳媒》的指導老師之一,他告訴記者,在廣西大學的校園媒體生態中,這份校媒有著鮮明的獨特性。 這種定位決定了其“硬核”屬性:一方面,深度報道難度大、周期長,常有學生因學業壓力中途棄稿;另一方面,更高的創作自由度也讓學生獲得全面鍛煉。 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新傳媒》搭建了“課程與實踐”的銜接橋梁。“我們有意將本科生的新聞實務類課程作業和新傳媒的發稿結合起來。”張明說,這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專業知識有了更直接的實踐載體。 朱淑雨介紹,自2011年1月創刊以來,紙質版《新傳媒》已成功發行90期,共發表了近900篇學生作品。 《廣西馬幫:從廣西深山來,到全國深山去》《“駕校代理”背后,你了解多少?》《告別南寧最早住宅小區,消逝的大板一區》,街頭音樂人、手工修鞋匠、農村鰥寡孤獨老人……翻閱往期作品,一個個有溫度的選題,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映入眼簾。 2016級新聞學專業畢業生、曾擔任《新傳媒》第八屆新聞部部長的張威這樣感慨:“居于校園,選題的范圍卻是星辰大海。” “從選題到采訪寫作,全流程完成一篇深度報道,對于新聞專業學生的鍛煉是非常大的。”丁騁自豪地介紹,很多學生如今已經成長為機構媒體的業務骨干。 同為2016級新聞學專業畢業生,現任職于新華社的記者王成(化名)深有感觸。他加入《新傳媒》的第一篇稿件,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打磨。這篇寫南寧“電動摩的”逐漸消失在人們視野的深度報道,最終獲得了當年廣西高校新聞扶持計劃深度報道類二等獎。“這段經歷,絕對是埋下了一顆種子,為我后來讀研、進入新華社工作提供了信心,打下了基礎。”他說。 在全國其他高校的新聞學院,也有不少類似的校園媒體。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主辦的“RUC新聞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指導下的《新聞學生》、南京大學新聞學院主辦的“未來編輯部”等,它們或聚焦深度數字新聞報道,或深耕公共議題觀察,均成為新聞教育實踐的重要載體。
高校校媒作品截圖。 轉型中的校媒 新時期,校園媒體面臨著怎樣的共同挑戰,又該如何在轉型中尋找新的可能? “近幾年來,學生的積極性正在降低,稿件的數量和質量均在下滑。”張明在談到校媒發展時坦言,2024年有近半年時間《新傳媒》未發出一篇稿子,接近于停刊。 丁騁則說得更直接一些,在校園媒體發稿,對升學、就業的直接幫助有限;加上深度報道操作難度大、耗時長,學生的熱情自然打了折扣。 面臨困境的,并非《新傳媒》一家。有的校媒核心采編力量一畢業,就面臨人才“斷糧”。“幾乎永遠都在培養新人的路上。”另有校媒因學校缺乏對指導老師的正向激勵機制,使得老師們的投入熱忱消減。當然,也有校媒做出了新的嘗試,如將校媒作為專業核心課的教學平臺等。 此次獲獎,帶來了一些轉機。朱淑雨欣喜地告訴記者,這段時間有不少新同學申請加入她的團隊。“《新傳媒》終于又活起來了。” 跟著新聞媒體轉型的步伐,校媒也在主動求變。CG技術、AI技術,以及各種數據處理軟件已被校媒廣泛應用,在本次大學生校園媒體大賽中,廣西大學團學新媒體中心的獲獎作品《春日邀約,用AI共赴“花漾”時光》,就大量運用AI技術制作圖片特效;《新傳媒》近期也開設了視頻號,在堅守深度報道核心定位的同時,探索更貼合當下傳播場景的表達形式。 在新技術的沖擊下,校媒經歷對學生的意義或許比以往更大。在大賽頒獎典禮上,南京大學教授王辰瑤給出了她的理由:當全球初級崗位因AI技術發展而減少時,“經驗”成為年輕人最關鍵的競爭力。“經驗存在于真實世界。”她認為,校園媒體正是青年學子走出考場、進入社會,獲得真實經驗的寶貴路徑。 蘇華對此非常贊同:“新聞行業有句話——七分采,三分寫。對選題的把控和深入一線的采訪,是AI無法替代的。” 這個判斷,也被不少校媒作品印證。南京大學陸地團隊通過近距離接觸記錄城市流浪漢群體,寫出作品《睡在新街口地鐵站的人》,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深圳大學校媒《新新NewTimes》關于水電費的新媒體報道一經發布,就有大量的城中村居民留言涌入;復旦大學《復旦青年》主編趙睿佳介紹,他們關注學生騎行困境的報道不僅獲得10萬+閱讀量,更在一年后推動當地政府修筑了非機動車通道,“學生的校園生活也是整個社會大系統的一部分”。 采訪即將結束時,朱淑雨告訴記者,她們的作品《4億女性的“她”需求:衛生巾里的隱痛和改革》已經入圍第十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暨首屆AIGC應用大賽決賽,比賽日期正是11月8日記者節當天。羅詩婷已經大四,她希望畢業后能進入媒體行業,真正成為一名記者,“在校媒的經歷,讓我確定了自己想做的事”。 這些在校媒中成長起來的未來新聞人,正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報道組成員:實習生趙可盈、詹翔宇、季昕穎、黃玉婷、韋燕語、王佳睿、楊杰、毛杭 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顧醒航)
《廣西日報》版面截圖。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