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提升樞紐功能服務區域經濟一體化
——2021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合作峰會暨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論壇掃描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簡文湘 通訊員 王良良 實習生 余 瑩
9月11日,在2021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合作峰會暨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論壇上,來自中國、東盟各國及波蘭的嘉賓們齊聚一堂,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就如何加強中國—東盟港口間的合作,如何共建陸海新通道及北部灣國際門戶港集思廣益。
“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論壇已成功舉辦6屆,成為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重要交流平臺。特別是此次以‘共建北部灣國際門戶港 開創新時代中國—東盟港口合作新局面’為主題,對更好發揮港口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合力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趙沖久說。他提出4點建議:中國與東盟攜手抗擊疫情,全力維護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共建北部灣國際門戶港,進一步提升樞紐功能;高水平共建陸海新通道,更好服務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創新引領,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
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周紅波認為,廣西、海南同屬北部灣經濟圈,處于對接東盟最前沿,共同肩負著落實西部陸海新通道、自由貿易港(區)等國家戰略的重任。海南省將以本次峰會和論壇為重要平臺,進一步促進海南自貿港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互聯互通。
馬來西亞交通部部長魏家祥介紹了馬來西亞在發展港口建設方面的舉措和政策,以及馬中兩國在運輸領域上的合作。2015年11月23日,馬中兩國交通部部長簽署了《馬來西亞港口聯盟和中國港口聯盟諒解備忘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9個馬來西亞港口和12個中國港口組建港口聯盟,雙方在港口研究、員工培訓、技術援助、交通運輸發展和服務推廣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希望本次峰會能夠通過分享最佳實踐經驗,為兩國進一步合作鋪平道路,振興陸海貿易新通道。”魏家祥表示。
“廣西是‘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北部灣港是中國西部出海口,發揮著連接東盟的門戶作用。”泰國交通部常任秘書查亞坦·蓬頌表示,泰國于2016年加入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目前泰國正在積極建設現代化的港口信息技術系統和半自動化系統,為數字經濟和實現中國與東盟海上互聯互通提供支持。下一步泰國還將不斷深化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發展,為中國—東盟海上運輸提供支撐。
集思廣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隨后進行的成果發布則讓人們看到了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及港口合作的累累碩果。會上,自治區政府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簽署“十四五”戰略合作協議;發起成立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倡議暨中國—東盟多式聯運服務中心揭牌;北部灣國際門戶港一批重大標志性項目相繼建成;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欽州港—吉大港”南亞航線首航。此外,開幕式現場還進行了四項合作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