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6月18日電 題:登高方知路艱遠
——十四運會女排競賽場館里的“群眾球王”
新華社記者鄭昕
若論專業運動員與業余愛好者水平差距最大的球類運動,羽毛球應該算是一個。今年29歲的歐陽南軍,就屬于一直在填補這個中間地帶的人。
話要說回到2017年10月,在國家體育總局舉辦的一場活動中,在十三運羽毛球群眾比賽上摘取兩枚金牌的他與同樣在天津獲得了羽毛球男子團體冠軍的國手喬斌展開了男單對決。
歐陽南軍用了一個頗流行的詞評價那場比賽——降維打擊。
“輸了兩個8:21。”他說,“不是說一點兒得分機會都沒有,但對手幾乎不會出現任何失誤。比賽的氣質和閱讀場上比賽的能力,是在我看來專業和業余選手最大的區別。”
盡管施展渾身解數也無法掀翻頂級的專業運動員,但從“草根”崛起到能與國手同場競技,已經是歐陽南軍將不斷向上挑戰作為人生哲學的寫照。達到一定高度才知一路攀登之不易,這驅使他如今化身“人梯”,幫助高校學生的體育鍛煉伴著文化課學習一起展翅翱翔。
“到這個夏天我來西工大整十年了。”走在秦嶺北麓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的林蔭道上,身材瘦削、性格靦腆的歐陽南軍初看起來并不像位教師,但一身干練的運動裝十分顯眼。從本科時就以體育特長生身份入校,到研究生期間繼續深造,再到畢業后留校任教,歐陽南軍儼然成為校園中最為人所熟悉的面孔之一。
與不少體育人的童子功不同,出生在廣西桂林的歐陽南軍直到12歲才接觸羽毛球。“我小時候身體比較差,只要一變天就感冒發燒。我父親喜歡打羽毛球,叫我到興趣班和他一起練,就把我引上了這條路。”他說。
家庭熏陶加上良師指導,再配以自己“拼命三郎”的勤奮,讓歐陽南軍很快成為國內青少年羽毛球界的佼佼者,并借此“孔雀西北飛”,來到西安上大學。在參加十三運之前,師從西工大羽毛球名帥楊寧的歐陽南軍幾乎已經在校際比賽中難逢敵手,這才抱定了向更高層次挑戰的決心。
“國內羽毛球高手太多了,(全運會前)其實我一開始并沒有太大把握,但從海選賽到預賽再到天津舉行的決賽,幾十場比賽打下來我的狀態越來越好,就一鼓作氣拿到了男單、男雙和混雙項目的兩金一銅。”現在回想4年前的種種,他腦海浮現出的不只是站上領獎臺的激動,還有頂著西安40多攝氏度高溫一次次重復扣殺動作,汗水在地板上鋪成一攤的艱辛。
當全運會的喧囂散盡,金牌與掌聲都成為過去,歐陽南軍在201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讀體育教育專業的他在思考良久后,選擇留在學校任教。“我這些年已經完全融入了學校的氛圍,也早都習慣了西安的風土,有種割舍不下的情懷。”
如今,歐陽南軍不僅幾乎每天都有體育課要帶,還擔任學校羽毛球二隊的助理教練。背上球包在西工大相距30多公里的兩個校區之間穿梭,已經成為他生活的常態。而長安校區那座貼著他奪冠海報的翱翔體育館,則是歐陽南軍圍繞的“圓心”。
作為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雙一流”建設高校,西北工業大學的不少建筑物都以“翱翔”命名,寓意學校在“三航”領域騰飛翱翔。翱翔體育館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由主館和副館組成,其中主館有座位約4900個。
西北工業大學體育部主任周巍告訴記者,建成十年來,這座體育館承接過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西北分區賽、十六強賽,以及全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等賽事。在今年的十四運上,這里將舉行備受矚目的女排比賽。
周巍說:“為了承接全運會比賽,翱翔體育館自2020年4月起陸續完成了重新鋪設地板、重裝功能用房、更新燈光音響設施等優化提升工作,并通過在今年5月測試賽的考驗,已達到承辦全運會正賽的要求。”
西工大不乏體育名師,不僅有歐陽南軍這樣的全運會冠軍,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旗手、籃球名宿王立彬也在校任教多年。不過,低調內向的歐陽南軍平時沒有把此前的榮譽掛在嘴上,以至于大多數學生都不知道,自己正跟著國內業余羽毛球壇的“最強者”之一在練球。
近期,全運會群眾比賽活動部分決賽的日程公布,羽毛球項目將在盛會舉辦期間于陜西禮泉縣進行。歐陽南軍在日常教學之余也加緊備戰,爭取在家門口蟬聯冠軍。
“每個學年送走一批學生再迎來一批學生,就像一屆屆的全運會,都是重新的開始。”歐陽南軍說,在全運年這個新舊周期的交替點上,他也希望用衛冕來給自己“辭舊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