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浦北訊 (記者 潘云鋒 通訊員 梁妙玲)8月15日,在浦北石祖禪茶園里,一批游客津津有味地學習制茶技術;茶園民宿內,另一批游客在欣賞茶藝。“游客白天學采茶、制茶、泡茶技藝,晚上在民宿里品茶論道,交流茶文化,茶園人氣日益旺盛。”民宿負責人葉忠勝介紹。
據了解,石祖禪茶園安排就業崗位200余個,帶動北通鎮125戶貧困戶就近就業,輻射帶動全縣3000多人增收致富。“我在民宿工作,月收入1500元左右,去年全家實現脫貧。”那新村貧困戶符叔說。
近年來,浦北縣以發展全域旅游為統攬,堅持把鄉村旅游扶貧工作作為推動綠色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鄉村環境、助推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成效喜人。
“我們以創建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以‘田園變景觀、村莊變景區、民房變客房’為抓手,逐步形成‘兩山一水一城’的新格局。”浦北縣委書記古保華告訴記者。
目前,浦北縣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家、3A級旅游景區4家;廣西五星級鄉村旅游區5家、四星級2家;打造了石祖·舍、燊生客棧、越州天湖木屋酒店、九梅麓特色泥巴房、五皇正山居、雙良芭樂園鄉村便捷民宿等一批具有鄉土情懷的特色民宿;北通鎮九梅麓、白石水鎮良田、三合鎮燊生生態園被評為星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去年,浦北縣接待游客633.22萬人次,實現旅游消費71.58億元,同比增長56.7%,榮獲“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縣”稱號。
白石水鎮雙良芭樂園里,綠油油的番石榴掛滿枝頭。
“園內共種植臺灣珍珠番石榴1300多畝,年畝產值約1.56萬元。”浦北縣幫財番石榴合作社理事長梁幫財介紹,雙良芭樂園通過打造“特色旅游村屯+發展生態休閑農業”模式,建設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形成以旅游業為核心,以特色生態產業為支撐的“旅游+”扶貧發展格局。同時,塑造了“網上下單,田邊發貨”的電商模式,該模式使浦北縣榮獲全國“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績效評價優秀等級,成為廣西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
在國家森林鄉村龍門鎮滑竹村,幾名貧困戶正在茶園里鋤草、修整。“貧困戶通過申請小額信貸入股合作社,每年有4000元的分紅。”五皇山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中心說,政府的資金財力支持與國家減稅降費新政,為推進五皇山茶旅產業提供了新動力,也為貧困群眾增加了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