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象州訊 (記者/胡鐵軍 通訊員/梁衛葉)象州縣深入推進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工作,針對“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特殊貧困人口,發揮低保政策在脫貧攻堅的兜底作用,“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兜盡兜”,確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截至5月,該縣納入農村低保1.52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360人,低保對象中貧困人口重合率為61.51%。
實行“五個一批”,完善農村低保制度。通過因殘致困兜底一批、因病返貧保障一批、生產條件惡劣幫扶一批、易地搬遷后續扶持一批、低保救助漸退穩定一批五個“一批”,按照“依法依規、動態管理、應保盡保、應退則退”的要求,把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納入低保范圍。
實行動態調整,健全農村低保標準。低保對象動態調整,做好信息共享和協調配合,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動態調整時,把建檔立卡以外的農村低保對象等未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人員作為重點;在農村低保動態調整時,把因病、因殘、因災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為重點,符合兩項條件的要“雙納入”,低保對象中貧困對象重合率從2016年的46.5%提高到2020年的61.51%。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從2016年的每人每年2500元提高到今年每人每年5200元。
此外,該縣還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和加大臨時救助力度。按照該縣城鄉低保標準的1.3倍落實特困供養人員的基本生活費,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的60%、30%分別落實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的照料護理費,確保特困供養人員的基本生活。2015年以來,共發放特困供養人員供養金3629.975萬元,發放臨時困難救助703.9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