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埃胡德·巴拉克在辦公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人民日報記者 景玥 攝
中國走出了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以色列)埃胡德·巴拉克
中國發展的快速度和高質量體現在各行各業中,如經濟、教育、科技、國防等領域。這種發展是現象級的。這歸功于中國沒有照搬別國的發展經驗和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正是中國政府卓越的組織能力,中國人民言必信、行必果的優秀品質,創造了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進程
自1992年第一次訪問中國至今,我已經去過中國十幾次。每次訪問中國,我都驚嘆于這個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記得我第一次到上海時,還沒有機場高速,道路也并不寬敞,浦東和浦西的面貌有著明顯的差別。大概10年后,當我再次到訪上海,這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機場高速早已修好,城市高架四通八達。曾經只有低矮樓房的浦東已是高樓林立,吸引著全球的關注。正如當地人所說的那樣,上海真的是“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如今的上海,已成為世界觀察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一個重要窗口。在這里,我明顯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創新與活力,感受到這里不僅注重發展速度,還兼顧發展質量。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發展的快速度和高質量體現在各行各業中,如經濟、教育、科技、國防等領域。在擔任以色列武裝部隊參謀長和國防部長期間,我曾多次調研中國的軍工產業。我看到,在航天、衛星、電子裝備等方面,中國從藍圖到自主研發再轉化為實際成果的效率非常高,而在很多國家,這個過程可能需要花費很多年。
中國的高速發展令世界矚目。這種發展是現象級的,讓我對“中國速度”背后的奧秘產生了濃厚興趣。中國能取得如此矚目的成就,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認為,這歸功于中國沒有照搬別國的發展經驗和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正是中國政府卓越的組織能力,中國人民言必信、行必果的優秀品質,創造了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進程。更重要的是,開放包容的大國擔當,讓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彰顯東方智慧,不僅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也符合當今世界發展潮流。如今的世界,國與國之間的融合、依存程度空前加深,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只有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才能互利共贏。因此,各國應該攜手合作、共商共享、求同存異,這樣才能將人類社會帶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我曾多次考察非洲的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我親眼所見,中國堅持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支持非洲發展,提高當地百姓的生活水平。通過基礎設施建設,聯通非洲市場,讓其獲得內生發展動力。這種合作是真誠友好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對非洲不僅授之以魚,而且授之以漁。不少非洲國家普通民眾因在共建“一帶一路”項目中工作,掌握了一技之長,真正實現了脫貧致富。
(作者為以色列前總理,本報記者景玥、黃培昭采訪整理)
| 下一頁 |
| 第 [1] [2] [3] [4]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