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11月20日消息(記者陳鵬 趙聰聰)近日,《重慶市(主城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印發實施。到2020年年底,重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目標將全面完成。
據了解,“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實現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安全處置、環境影響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無廢城市”的提法非常形象,并不是指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終實現整個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的目標,需要長期探索與實踐。
《實施方案》明確,“無廢城市”試點范圍為重慶市主城區,包括9個行政區和兩江新區、高新區等2個開發區。同時,明確“無廢城市”建設的5大方面任務和舉措:一是持續強化規劃引領;二是實施工業綠色生產;三是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四是不斷完善體制機制;五是總結凝練試點經驗。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年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目標全面完成,初步構建系統的固體廢物管理政策法規體系,基本理順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健全跨領域、跨部門、跨區域固體廢物管理體系,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全面提升。到2025年,建成涵蓋工業、農業、生活等各個領域的固體廢物智慧管理平臺,形成高效協同的城市固體廢物管理體系,“無廢城市”初步建成。到2035年,建成完備的固體廢物地方政策法規體系,固體廢物管理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無廢城市”理念深入貫徹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
據悉,我國是世界上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全國每年新增固體廢物100多億噸,歷史堆存總量高達600-700億噸。近年來,部分地區垃圾圍城現象非常突出,非法轉移傾倒事件仍呈高發態勢,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還有較大差距。2019年4月30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發布“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名單的公告》,重慶市主城區納入全國“11+5”試點城市范圍,是唯一納入試點的省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