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安康訊(記者 毛明博)今年9月1日,寧陜縣筒車灣鎮朱家溝的74歲貧困戶廖柏芳突發病毒性腸胃炎,他的兒子廖小兵和駐村干部一起將其父送至當地醫院。孰料,3天后,廖柏芳病情惡化,又被從寧陜縣轉診至陜西省西電集團醫院。
因廖柏芳家中困難,無錢看病,得知此事后,寧陜縣醫保局立即啟動縣域外應急保障措施,為他辦理相關手續電匯3.5萬元應急保障金并開通在西電醫院急癥病“綠色通道”。自9月4日入院至9月13日出院,廖柏芳共花費20919.24元,通過三重保障報銷16300元,患者家屬僅自付4600 住院費用。目前,為廖柏芳墊付的3.5萬元應急保障金已返應急專戶。
10月18日,在家中陪伴父親康復的廖小兵對前來回訪的寧陜縣醫保局局長王新一個勁說,“多虧了縣里開設的域外就醫應急保證金救了我爸的命,我由衷對政府表示感謝”。
王新介紹,在調研中醫保部門發現,因病致貧返貧仍是當前寧陜縣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究其原因系受整體醫療資源不足等因素制約,寧陜縣大病、急癥患者必須到省市二、三級醫院就診,但報銷比例不高,特別是難以享受先診療后結算政策,給患者家庭帶來很大壓力,有的則把小病拖成大病,輕癥拖成重癥,甚至延誤治療時機而致殘,這也加重了困難群眾經濟負擔。
為防止防范因病返貧,寧陜縣率先在安康市實現了縣域外大病就醫“先診療后付費”制度并爭取800萬政策性資金額度,設立“寧陜縣縣域外大病就醫應急保障金”。通過縣級醫保部門負責資金的使用管理,按時按使用金額歸還扶貧公司,扶貧公司統一結算,資金籌集過程中產生的財務成本由縣財政全額補貼,以真正解決貧困戶縣域外“看病難”和因病返貧問題。
寧陜縣實施的域外就醫應急保障金制度,旨在為寧陜縣內有在縣外大病就醫需求的所有貧困人群提供了保障。貧困群眾可在陜西省人民醫院、西電集團醫院、省結核病防治醫院等4家醫療機構享受綠色通道,方便轉診就醫。
截至目前,包括廖柏芳在內的1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15人享受該項政策支持,支出應急保障金9筆,累計資金19.5萬元,返回19.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