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時政 > 治國理政進行時 > 治國理政廣西談 > 正文 |
【治國理政進行時·廣西篇】開辟"一帶一路"的"國際靈渠" 廣西成為重要門戶 (2) |
2017年10月02日 11:43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魏 恒 董文鋒 編輯:李香瑩 |
|
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哈薩克斯坦作為首個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出任特邀合作伙伴。“我們正在大力發展物流和交通設施,可保障中國與東盟貨物通過哈薩克斯坦到達俄羅斯、伊朗等國。”哈薩克斯坦第一副總理馬明表示,將借助“南寧渠道”進行產業布局,在廣西探索建立物流樞紐基地,共享東盟和中亞的廣闊市場。 這條新“靈渠”的“鏵嘴”覆蓋渝桂黔隴,讓中國西部物暢其流貨通南北。 在前期建設和運行測試的基礎上,8月31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簽署《關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四地政府在完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搭建通道管理運營平臺、促進沿線地區經貿聯動、形成跨國跨區域信息互通、推進通關一體化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作為海鐵聯運的中轉樞紐,廣西著力調整沿海鐵路貨運價格,從今年7月1日起,沿海鐵路總運量九成以上貨物運費均不同程度下降,集裝箱每噸每公里運費降幅達20%,北部灣港實現與上海港起步海運費同價。 這條新“靈渠”的“南渠”通達東盟諸國,給新興經濟體開拓出廣袤腹地。 新加坡太平船務董事總經理張松聲說,馬來西亞貨物經新加坡運抵北部灣港,可一路北上直達中亞,這將改變經西亞中轉的傳統方式。9月1日,新加坡(廣西南寧)綜合物流產業園項目啟動建設。10天后,中越友誼關-友誼國際口岸貨運專用通道正式通車,越南常務副總理張和平親赴現場見證。 一直以來,中國西部貨物大多走東西向通道出海,繞行大半個中國海岸線才能到達東南亞。走出最短距離、最少時間、最低成本的交通線路,是人們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心愿。 與長江航運經上海至新加坡的江海聯運通道相比,中新南向通道運距縮短約2100公里,運時減少15天左右,中轉通關通檢效率由4小時降低到1小時,鐵路雙向運費下浮30%,港口作業費率減免50%,中轉關檢費用降低80%,中新南向通道凸顯出巨大的市場價值和潛力,對沿線企業有著難以抵擋的魅力。中國力帆集團副董事長陳衛表示,未來可通過該通道“向南賣摩托”,以性價比更高的運輸方式進入東南亞市場。 回望歷史,千年不毀的古老靈渠,把中原文明和嶺南文明緊緊維系在一起,促進了南北大交流大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的往來,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深遠影響。 放眼未來,連通“一帶一路”的“國際靈渠”,跨越高山大漠,挽起五洲四海,蘊藏著和平共存、繁榮發展的巨大能量,給變動中的世界格局帶來無窮想象。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一帶一路”的“國際靈渠”水到渠成。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