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廣西頻道 > 正文 |
柳州新榨季生產在柳城“甜蜜”啟動 |
2025年11月18日 21:13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謝永輝 通訊員 湯曉逵 雷昕 編輯:陳明桂 |
|
開展儀式現場。湯曉逵 攝 11月18日,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柳城縣鳳山糖廠舉行2025/2026年榨季開榨儀式,這也標志著柳州市新榨季生產全面開啟。 活動現場,一輛輛滿載甘蔗的大貨車有序進入原料區卸貨,一車車甘蔗被投放進蔗槽中,順著輸送線源源不斷送往壓榨車間。車間內,生產線上的機器開足馬力,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操作,空氣中彌漫著甘蔗特有的醇厚甜香味。 開榨儀式上,與會嘉賓將甘蔗拋入蔗槽中。湯曉逵 攝
運蔗車將甘蔗倒入蔗槽。謝永輝 攝
輸送線將原料蔗送入壓榨車間。謝永輝 攝
車間內蒸氣彌漫。謝永輝 攝
工人檢查生產運行情況。謝永輝 攝
工人操作生產設備。謝永輝 攝
工人通過電腦查看生產情況。謝永輝 攝 當天,柳城縣轄區內,廣西鳳糖旗下的鳳山糖廠、柳城糖廠同時開榨,六塘糖廠因升級改造擬于12月1日開榨。新榨季預計至2026年4月15日結束,歷時150天。同屬廣西鳳糖的鹿寨制糖有限責任公司則已于11月17日開榨。 開榨儀式前,柳城縣還舉行了糖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了本縣糖業發展的成效和亮點。 柳城縣甘蔗種植歷史悠久,清朝乾隆年間就有種植甘蔗的記載。糖料蔗產業發展穩定,是柳城縣的支柱產業。近年來,該縣多措并舉推動糖業高質量發展,2024/2025年榨季,全縣進廠原料蔗總產227.26萬噸,排名全區第四、全市第一;平均混合出糖率14.06%,創該縣歷史最高紀錄,共產混合糖約31.95萬噸;蔗農總收入12.27億元,戶均收入30417元,人均收入8291元。另外,全縣蔗糖稅收達到1.02億元以上,實現了“產業穩、農民富、財政增”的良性循環。
柳城的“甜蜜”產品。謝永輝 攝 蔗農在地里砍收甘蔗。湯曉逵 攝 蔗農在地里砍收甘蔗。湯曉逵 攝 在柳城糖廠,運蔗車等待進入工廠。湯曉逵 攝 作為國家糖料生產基地縣和廣西“雙高”基地建設重點縣,多年來,柳城縣在人均產蔗量、甘蔗畝產量、良種普及率等方面,均位居全區前列。近幾年,該縣始終把穩定糖料蔗種植面積作為保障蔗糖產業發展的核心抓手,種植規模持續穩居高位,常年穩定在55萬畝以上。 2025年,柳城縣糖料蔗種植面積達60.02萬畝,較2024年增加2.88萬畝,增幅4.97%,種植面積“五年連升”。該縣糖料蔗種植面積不僅在柳州市各縣區中排名第一,更占據全市總面積(126.8萬畝)的近半壁江山。 柳城縣沖脈鎮指揮甘連片甘蔗。湯曉逵 攝 柳城縣連片甘蔗美如畫。湯曉逵 攝 在自主育種方面,2025年,由柳城縣甘蔗研究中心自主研育的核心品種桂柳05136全國推廣面積達398萬畝,占比23.23%,輻射全國5個甘蔗主產區,居全國第一位,為廣西乃至全國的“甜蜜”事業貢獻了“柳城芯”。新品種桂柳1541前景良好,2025年全國試驗示范種植面積超10萬畝,并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審核,等待發布。 該縣還突破傳統制糖業單一生產模式,通過技術革新形成“吃干榨盡”的循環經濟鏈:精煉蔗糖提升效益,引入先進制糖工藝,開發高端糖產品,如甘蔗植物活性水、零卡糖、功能紅糖等,提升蔗糖產值;深挖糖蜜附加值,通過把糖蜜轉化為酒精、酵母等高值產品,全年產值突破16億元;濾泥變廢為寶,利用濾泥生產有機肥13萬噸/年,反哺蔗田改良土壤,推動甘蔗畝產提升約15%。通過全產業鏈布局,該縣實現甘蔗綜合利用率達98%以上,年增效益超7億元,真正讓“一根甘蔗”裂變成“綠色黃金”。 據了解,2025/2026年榨季,全縣估計進廠原料蔗總產311.88萬噸,比上個榨季227.26萬噸增產84.62萬噸。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