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廣西網視 > 持續深化改革 建設壯美廣西 > 動態資訊 > 正文 |
廣西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2025年11月15日 15:04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余鋒 通訊員 韋夏妮 編輯:葉焱焱 |
|
11月13日,記者從自治區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調度會獲悉,今年以來,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涉重金屬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按照生態環境部“查、評、改、治、防、管”指導要求,全力推進整改,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對照年底目標任務,仍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隱患評估精準性不足、立行立改質效不高、整治實施推進乏力、數據銜接不暢、公益訴訟有短板等突出問題,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各項目標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11月13日,自治區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調度會在南寧舉行。施萬鋒 攝 會議對近期工作作部署要求,強調要對標對表把準評對風險隱患,準確評估風險等級,科學判定污染源分類,組織多部門開展復盤自查、專家論證,聚焦3個關鍵要素和16項細分指標,落實市縣主體責任;排查整治組實行“周調度”+分片督導,協同做好監測幫扶,統籌16家監測機構實現數據“應采盡采、應測盡測”。要按時保質完成整改銷號任務,進一步明確銷號標準和流程,分類推進整改銷號。堅持“先易后難、閉環管理”,明確節點壓茬推進;核查重點問題,杜絕“表面整改”。要標本兼治推動隱患系統治理,落實“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嚴格整治方案“三簽字”制度;強化高風險方案把關,對接政策推進項目申報。要加快推進系統協同和數據銜接,推動廣西與國家系統數據實時交互,完善“一張圖”功能;規范數據填報,加強質量核驗,建立與生態環境部常態化對接機制。要做好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健全司法與行政執法聯動機制,推行“訴訟+修復+監督”模式,形成保護合力。 會上,自治區檢察院、高級法院、生態環境廳等部門,以及南寧、桂林、百色、河池、來賓、崇左等市分別作工作進展匯報。 截至11月10日,廣西對涉重金屬企業、礦山、尾礦庫等污染源開展排查,各類污染源共涉及重金屬問題3438個,已完成整改問題3005個,還有一批污染源需要風險評估后進行分級治理。國務院督查調研報告指出24個問題,10個立行立改問題,已完成整改9個,剩余1個于年底前完成,14個分階段逐步解決問題正按序時進度推進;生態環境部調研發現的17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3個,剩下的4個問題正有序推進當中。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