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桂聲 > 地評線 > 百家言 > 正文 |
劃定科普紅線,守護清朗網絡 |
2025年11月14日 18:28 來源:貴港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琦 編輯:鄧子霖 |
|
據新華社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11月7日聯合印發關于《醫務人員互聯網健康科普負面行為清單(試行)的通知》,《通知》聚焦當前互聯網健康科普中存在的問題,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提出了十條負面行為清單。 在互聯網深度融入大眾生活的當下,健康科普成為公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重要途徑。然而,一些不良現象也隨之滋生。部分人員為追求經濟利益,以健康科普之名行廣告推銷之實,直播帶貨醫藥產品、養生課程等,嚴重違背了科普的公益性;一些所謂的“科普”內容缺乏科學依據,虛假錯誤信息泛濫,甚至斷章取義曲解專業指南,誤導公眾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更有甚者,夸大病情和治療效果,以“神醫”“神藥”吸引眼球,通過虛構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欺騙公眾,給公眾健康帶來極大隱患。這些亂象不僅損害了衛生健康行業的形象,也破壞了互聯網健康科普的生態環境。 國家三部門聯合印發互聯網健康科普負面行為清單,正是針對這些問題精準發力,為互聯網健康科普領域劃定了清晰的紅線,意義重大且深遠。 從保障公眾健康權益的角度來看,負面行為清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科普的目的在于向公眾傳播科學、準確、實用的健康知識,幫助公眾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然而,虛假、誤導性的科普內容卻會讓公眾陷入健康誤區,延誤病情治療,甚至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清單中明確禁止發布未經科學驗證、虛假錯誤內容,禁止夸大病情和疾病治療效果等行為,能夠有效過濾掉這些有害信息,為公眾提供一個健康、可靠的知識獲取環境,切實保障公眾的健康權益。 對于醫務人員而言,負面行為清單既是約束,也是保護。一方面,清單對醫務人員的互聯網健康科普行為提出了嚴格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負責地開展科普工作,遵守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不得泄露患者信息、不得宣傳推廣超出專業領域的內容等。這有助于提升醫務人員的職業形象和社會公信力,維護衛生健康行業的良好秩序。另一方面,清單也為醫務人員劃定了清晰的邊界,讓他們在開展互聯網健康科普時有章可循,避免因不當行為而陷入法律糾紛和輿論漩渦,保護了他們的合法權益。 此外,負面行為清單的出臺對于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也具有重要意義。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健康科普信息的傳播范圍廣泛、速度快。不良科普內容的傳播不僅會影響公眾健康,還會破壞網絡生態,影響社會風氣。清單的出臺能夠引導互聯網健康科普朝著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減少低俗、“擦邊”、嘩眾取寵等不良內容的出現,營造一個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網絡環境。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期待在負面清單的規范和引導下,互聯網健康科普能夠回歸公益本質,為公眾提供更多科學、準確、有用的健康知識,守護好公眾的健康防線,讓清朗的網絡空間成為公眾獲取健康知識的樂園。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