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南寧市江南區:“那”智好當家 AI賦能代表履職 |
2025年11月14日 16:58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唐婉琪 李絲絲 編輯:陳思羽 |
|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南區人大“先行先試”,鏈接轄區院校資源,將“人工智能”注入基層民主的“毛細血管”,在那洪片區試點打造了“‘那’智好當家”——智慧人大AI輔助履職平臺,更好地服務代表履職、發揮代表作用、體現人民當家作主。
江南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智慧人大AI輔助技術學習交流會。 AI賦能履職管理:從“檔案管理”到“履職規劃” 傳統的代表履職管理多依賴于紙筆與人工統計,“數據統計繁、分析耗時長”,難以對履職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江南區人大依托AI平臺,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如今,代表只需登錄個人賬號,錄入履職活動的信息,系統便能生成一份規范、完整的數字化履職檔案。更重要的是,平臺能對駐站代表全年的履職活動進行多維度、立體化的“數字畫像”——從參與頻次、活動類型、關注領域到履職成效,均能以可視化圖表清晰呈現。這使得聯絡站能從“事務性管理”轉向“系統性規劃”,精準評估每位代表的履職傾向與優勢短板,為其量身定制履職建議與活動方案,真正實現了從被動記錄到主動規劃的跨越,讓代表履職活起來、實起來。 AI解鎖法律智庫:從“法律查閱”到“法治同行” 法治是基層治理的基石。為讓人大代表成為群眾身邊信得過的“法律明白人”,平臺內置了覆蓋全國至地方2382部法律法規的知識庫,成為代表隨身攜帶的“超級法律智庫”。 在調研、接訪或調解過程中,代表若對任何法律法規存有疑問,只需向平臺提問,AI便能在幾秒內精準定位相關法條,并提供權威解讀與案例參考。這相當于為每一位代表配備了一位“永不離線、隨叫隨到”的專業法律顧問,極大提升了代表依法履職的底氣和能力。 特別是在基層糾紛調解中,AI能快速提供法律依據與調解建議,成為化解矛盾的“智慧囊”,有效將法治思維融入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AI輔助建議撰寫:從“困于文筆”到聚焦實效 “怕寫、難寫”曾讓不少代表的好建議“藏在心里、落在嘴邊”。如今,平臺的“AI輔助建議撰寫”功能成為了得力助手。 代表只需輸入建議的核心關鍵詞與要點,輕點“AI輔助生成”,系統便能迅速構建出邏輯清晰、格式規范的建議初稿供代表參考與完善,把代表從繁重的文字構思中解放出來,得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地調研與意見打磨上。正如人大代表張麗瓊所言:“AI幫助我們解決了‘怎么寫’的難題,讓我們能更加專注于‘怎么做’,讓人大代表履職的重點回歸了本源。” 未來展望:從“工具賦能”到“生態共建” “智慧人大AI輔助履職平臺”已初步構建起覆蓋“履職管理—法律支持—建議輔助”的智能化支持體系。然而,江南區人大的探索并未止步。 為推動平臺在基層廣泛、深度應用,江南區人大常委會近期組織轄區各鎮、各街道的人大工作骨干及部分人大代表開展多批次專題學習,讓大家親身感受AI賦能的“智”效。 “這不僅是技術的‘賦能’,更是履職‘理念’的升級,讓‘人民當家作主’在人工智能時代找到更高效、接地氣的基層實踐路徑。”江南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董建華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于功能體驗的精細打磨、機制的閉環建設,推動AI與人大工作從‘工具賦能’到‘生態共建’的深度融合,為代表履職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動能,為新時代人大工作書寫出一份‘智慧’的‘江南答卷’”。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