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來賓 > 正文 |
瑤山織密幸福網 殘健共赴新生活 |
2025年11月14日 11:31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黃珊珊 編輯:陳煜炫 |
|
金秀2025年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班中,殘疾人學習保健按摩技術。黃文靜 攝 近年來,金秀瑤族自治縣聚焦殘疾人“吃住行就業康復”全領域需求,通過就業扶持、旅游無障礙改造、政策保障、康復服務等一系列舉措,全方位推進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織密殘疾人幸福保障網。 截至2025年10月,全縣3980多名持證殘疾人中,999名處于就業年齡段且具備就業能力者已實現就業,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增速與全縣GDP增長基本同步,殘疾人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就業支持創新:托養中心變身“陽光就業港” “嗒嗒嗒……”金秀瑤族自治縣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的服飾生產車間里,縫紉機聲此起彼伏。羅云超端坐臺前,熟練地操控機器、走線縫紉,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利落。因腿部殘疾,他曾擔心無法承擔家庭責任,如今這份穩定的縫紉工作,讓他得以穩穩贍養家中老人。 “以前總怕自己幫不上家里,現在每月能拿到固定工資,不僅能養活自己,還能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羅云超望著手中即將完工的衣物,臉上露出踏實的笑容,“這里包吃包住,工作強度也適合我,領導和同事都很照顧,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家里的負擔,而是能扛起責任的頂梁柱。” 在該中心,像羅云超這樣的殘疾人還有十余名。這里采用“公建民營”模式,引進專業企業運營管理,不僅設有直播間,還打造了電子元件代加工和服飾生產車間。殘疾員工們每月能獲得約2500元至3000元的穩定收入,還能享受公司提供的午餐和住宿保障,得到“就業+生活”的一體化支持。 托養服務中心里,聽障員工正在縫制衣物。黃珊珊 攝 “殘疾人在哪里,殘聯工作就跟進到哪里。”縣殘聯理事長謝春麗表示,金秀以基地就業為突破,以項目實施為帶動,積極推進殘疾人就業專項行動。除托養服務中心外,每年通過“陽光助殘基地”項目扶持農村殘疾人養殖肉雞,2025年扶持農村殘疾人100戶,免費贈送雞苗、飼料、禽藥等物資,受扶持殘疾人平均增收4334.26元,項目滿意度達98%以上。同時,以保健按摩為主要內容的2025年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已完成19人,自治區下達的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85萬元全部精準撥付到位。 旅游無障礙建設:山岳景區鋪就“暢行路” 秋冬時節,大瑤山盤王界景區迎來了新一輪的游覽高峰期。在這里,游客們乘坐高空索道穿云而行,搭乘懸崖電梯凌空而上,沿著蜿蜒于絕壁之間的無障礙步道緩步漫游。山水如畫,瑤韻綿長,自然風光與人文魅力交織,為到訪者帶來沉浸式的游覽體驗。 “多謝了,多謝四方眾鄉親……”一曲清亮的山歌在山間回蕩,演唱者是因疾病導致終身殘疾的“無障礙游體驗官”鐘碧娟。游覽結束后,她用這首飽含深情的山歌,表達內心的感動:“以前出門看風景是種奢望,現在坐輪椅也能登頂大瑤山,景區的關懷真是細致入微。” 據大瑤山盤王界景區副總經理徐帆介紹,景區投入建設1650米的盤王索道,兩座133米、135米的懸崖觀光電梯,以及全程8.5公里懸崖掛壁游步道,真正實現全程無障礙設計。服務配套方面,景區暖心推出提前預訂、輪椅租賃、游覽講解、臨時醫療等多項服務,以及無障礙游惠民政策與服務承諾,真正讓“旅行無憂,說走就走”成為殘疾人可以觸達的生活日常。 如今,該景區已榮獲“全國山岳型無障礙示范景區”“廣西肢殘人士友好景區”等稱號。徐帆透露,未來景區計劃新增微度假產品,提供定制化服務與智慧導覽,讓更多殘障人士能感受大自然魅力。 政策保障體系:全鏈服務守護“幸福家” “李阿姨,您的殘疾人證還有三個月就要到期了,記得提前準備好換證材料哦。”縣殘聯工作人員的溫馨提醒,讓家住桐木鎮的李阿姨倍感暖心。這是金秀執行的殘疾人證到期“三次告知”制度——到期前半年、三個月、一個月分別對殘疾人及其家屬進行提醒,對無持證意愿的及時履行注銷手續,確保殘疾人數據精準無誤。對于不便出門辦證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縣殘聯每年聯合來賓市第二人民醫院及自治縣人民醫院評殘專家開展入戶評殘辦證服務,打通殘疾人服務“最后一公里”。
縣殘聯工作人員與縣人民醫院醫生開展入戶評殘辦證工作。金秀殘聯供圖 在金秀,這樣的精細化服務貫穿殘疾人保障全過程。縣政務服務中心專門開設“殘疾人服務一件事”聯辦窗口,將殘疾人證新辦、換領、遷移、掛失補辦、注銷、殘疾類別/等級變更等事項整合辦理,讓殘疾人少跑腿。對于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精神及其他重度殘疾人等群體,精準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做到應補盡補。2025年,殘疾人精準康復和“陽光家園計劃”殘疾人托養服務項目,由第三方服務機構為近1000名殘疾人提供3到12次不等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護理等服務。 家庭無障礙改造更讓殘疾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實質提升。2025年,金秀對19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進行居家無障礙改造,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11戶的改造任務,撥付資金4.4萬元。每戶資金根據實際需求在750元至4000元不等。改造內容涵蓋安裝品牌電熱水器、不銹鋼防護欄或扶手、老舊電線改造、蹲便改坐便等細節,所有材料均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 “殘障人士的認同感與幸福感,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縣殘聯理事長謝春麗表示,將繼續優化服務流程,擴大服務覆蓋面,著力破解殘疾人權益保障中的難點問題,讓每一位殘疾人共享發展成果。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