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焦點 > 八桂國防之窗 > 要聞聚焦 > 正文 |
2025年“走邊關”:588界碑前的升旗儀式 |
2025年11月11日 16:02 作者:樊成甫 陽繼樂 譚蘇侶 吳婉倩 編輯:陶媛 |
|
活動現場。記者 陽繼樂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1日訊(記者 樊成甫 陽繼樂 通訊員 譚蘇侶 吳婉倩)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去,那坡縣百南鄉紅石山的1356級石階上,一支特殊的隊伍正向著海拔1096米的中越588號界碑攀登。11月7日,2025年“走邊關”之“衛國戍邊有我”主題深度宣傳采訪團與當地護邊員、百南邊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一同踏上這段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的“天梯”,在祖國南疆之巔舉行了一場莊嚴的升旗儀式。
588界碑下的懸梯。記者 陽繼樂 攝 石階濕滑陡峭,山林間霧氣繚繞,隊員們相互攙扶,步步前行。腳下這條由黨政軍警民合力在絕壁上開鑿出的1356級“天梯”,見證了一段艱辛的戍邊變遷史。“過去,因為咱們這邊是懸崖,巡邏588號界碑需要徒步繞行,甚至有一段還得借道越南才能抵達,一趟下來要近10個小時。”一位同行的老護邊員向采訪團講述。如今,在各方力量支持下修建的這條直通界碑的巡邏路,雖然依然險峻,卻徹底結束了“借道巡碑”的歷史,將路程縮短至一個多小時,讓主權與尊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云霧中的588界碑懸梯。記者 陽繼樂 攝 上午9時,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海拔千余米的山巔響起。采訪團成員、護邊員和移民管理警察面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莊嚴敬禮,嘹亮的國歌聲回蕩在山谷之間。“當我真正站在這里才懂得,課本里‘家國’兩個字的分量,是由界碑的硬度和巡邊人的血肉共同鑄就的。”一名記者在界碑前動情地說。這并非588界碑首次舉行此類儀式。2024年國慶期間,16名小朋友曾在此開展愛國主義教育;2025年初,百南邊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與苗族群眾也在此舉行過“新春儀式”。如今,這里已成為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 588界碑的守護歷程,是廣西推進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的縮影。據百南邊境派出所王光學介紹,該所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不僅提供預約辦證、送證上門等服務,還創辦邊境“紅色書屋”,推進警務工作前移。這種合力在文化領域同樣生動。2025年6月,百色邊境管理支隊聯合高校組成新時代文藝宣講團,在589號界碑附近為執勤民警舉辦“界碑邊的文化課”,通過藝術形式傳遞家國情懷。在當地黨委、政府推動下,達林屯已打造成為紅色教育基地和旅游景點,邊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守國土、保邊疆、富邊境是每個邊境人義不容辭的神圣使命。”護邊員陸金榮的這句話,道出了戍邊人的共同心聲。百南邊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們將這一使命融入日常。他們開展“定制春聯”活動,為苗族群眾送服務上門;推動“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讓邊境村莊煥發新生機。2025年,廣西通過邊關風景道建設,推動邊境旅游熱度攀升,使邊關文旅IP成為廣西旅游版圖上富有魅力與活力的“增長極”。 隨著國旗在界碑旁獵獵飄揚,采訪團成員與戍邊人共同許下守護邊疆的錚錚誓言。“頂峰之上,界碑在旁,舉目千里,我感受到祖國的富強偉大和大好河山!”百南邊境派出所零育先這樣表達自己的守護之情。從移民管理警察到護邊員,從當地群眾到青年學子,無數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片土地。正如廣西大學學生在界碑前的感悟:“愿以青春之志,告白祖國邊疆。” 升旗儀式結束后,采訪團告別588界碑。山腳下,達林屯的嶄新民居星羅棋布,家家戶戶門前紅旗招展。在這片西南邊疆的熱土上,黨政軍警民合力鑄就的銅墻鐵壁,正守護著國家的安寧和邊民的幸福,書寫著新時代“衛國戍邊有我”的壯麗篇章。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