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焦點 > 八桂國防之窗 > 要聞聚焦 > 正文 |
2025年“走邊關”:“海上界碑”旁的忠誠守護 |
2025年11月11日 15:42 作者:樊成甫 陽繼樂 譚蘇侶 胡明榮 編輯:陶媛 |
|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1日訊(記者 樊成甫 陽繼樂 通訊員 譚蘇侶 胡明榮)北侖河入海口,潮水拍打著巡邏艇的船舷,民警李江南和護邊員們迎著晨霧駛向1377號界碑。在這片祖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的特殊疆域,防城港邊境管理支隊松柏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日復一日地守護著5塊獨特的“海上界碑”。
海上蠔排航拍。通訊員 楊宗盛 攝 11月4日,2025年“走邊關”之“衛國戍邊有我”主題深度宣傳采訪團走進這個全國僅有的兩個既沿邊又沿海的派出所之一,探訪這片海陸交匯處的忠誠守護。民警李江南向采訪團介紹:“我們轄區1374至1378號界碑都建立在潮間帶的灘涂上,漲潮時被海水環繞,退潮時屹立于灘涂,巡邏工作必須嚴格遵循自然規律。” 在這里,民警們首先要學會看潮汐表。“必須趕在漲潮時出航,退潮前返航,否則船只容易擱淺。”這種與潮汐共舞的巡邏方式,成為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常態。面對復雜的海域環境,派出所創新打造“三鏈式”防控模式,形成“視頻巡查+無人機巡航+機動巡邏”的立體化巡控網,構建起海陸空一體化的智慧監控體系。
合影留念。記者 陽繼樂 攝 派出所聯合海關、海警、漁政等單位組建最小作戰單元,建立5分鐘應急響應圈。副所長梁善添表示,這種聯動機制實現了對突發情況的快速處置,展現了黨政軍警民協同作戰的效能。更值得一提的是,派出所發動常年居住在海上蠔排的漁民,組建了“蠔哥蠔姐”志愿服務隊。民警陳成介紹:“這些漁民對海域情況了如指掌,成為海上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一片蠔排就是一個哨所,一個蠔民就是一個哨兵’的理念在這里得到生動實踐。” 來自山西黃土高原的民警李江南已在這里堅守近十年。“剛開始確實不適應潮濕炎熱的氣候,但現在,這片海已經成了我的第二個家。”來自山東的民警張瑜婷道出大家的心聲:“雖然不能經常回家團聚,但想到守護的是邊境安全和群眾安居樂業,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潮起潮落,界碑巋然。在這里,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的生動實踐隨處可見:黨組織統籌引領,政府部門協同配合,軍警力量專業戍守,邊民群眾積極參與,共同構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海陸屏障。這種多方協作、全民參與的邊防體系,正是新時代強邊固防的縮影,展現了“衛國戍邊有我”的莊嚴承諾在祖國南疆的深刻踐行。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