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廣西日報南寧頭條|小辣椒串起億元大產業 且看隆安辣椒如何“火辣”升級 |
2025年11月10日 20:51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沈程 通訊員 陳修立 編輯:潘登 |
|
今日刊發的廣西日報南寧觀察版頭條,關注隆安縣辣椒產業發展。 11月4日,隆安縣農民工創業園內,廣西那之味食品有限公司辣椒醬灌裝車間飄散著濃郁辛香——60余米長的自動化生產線,正以每小時1200瓶的速度,將辣椒醬封入瓶中。隨后奔向北上廣深等全國商超貨架。
廣西那之味食品有限公司辣椒醬灌裝車間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人在進行產品質檢工序。(受訪者供圖) 據隆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記載,該縣有制作辣椒醬的歷史和傳統,依托當地豐富的農產品原材料,誕生了隆安辣醬制作技藝。如今,小小的辣椒在隆安縣萌發新芽:依托規模化種植基地筑牢根基,以那之味為代表的加工企業激活二產動能,更聯動電商平臺打通銷售渠道,構建起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現代農業體系。 據統計,隆安縣辣椒產業僅種植環節,年產值已突破億元大關,成為拉動縣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條由小辣椒串起的產業鏈,不僅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更蹚出了一條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開展大規模化種植 提升產業發展效能 眼下,走進隆安縣那桐鎮定江村豐綠源蔬菜產業示范園,只見300多個辣椒種植大棚連成一片,棚內綠意蔥蘢。工人們穿梭在植株之間,在吊蔓上纏繞辣椒枝干,引導辣椒向上生長。 溫室大棚里,女工在吊蔓上纏繞辣椒枝干。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沈程 攝 “我們現在種植的黃皮椒長勢良好,再過10多天就能采收了。這幾年通過大棚培育和吊蔓種植,辣椒產量提升了20%,采收能持續到明年7月。”廣西豐綠源農業有限公司辣椒種植基地廠長蔣龍祥介紹,在吊蔓的引導生長下,辣椒植株能生長到將近兩米高,自下而上結出的辣椒掛滿枝頭,新技術既方便管理采收,又能提升產量和質量。 2018年,擁有辣椒種植經驗的蔣龍祥從福建來到隆安縣,看中當地農業基礎良好、氣溫適宜等條件,決意與廣西豐綠源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琳開展辣椒規模種植。經過一番調查和研究,基地啟用大棚和吊蔓技術開展大規模種植黃皮椒、螺絲椒等品種,如今辣椒品種一年能實現3—4次采收,年產各類時令辣椒1100噸,年產值500萬元,熱銷湖南、廣東、安徽等地。 據統計,今年隆安縣辣椒種植面積1.1萬畝,相比去年增長15.8%,全年產量預計2.46萬噸,年產值預計1.6億元。“我們通過規劃產業園區、優化資源配置、采用先進技術及創新合作模式,對辣椒產業進行了規模化種植。”隆安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羅文清表示,目前全縣已培育6家辣椒大棚種植企業,辣椒大棚種植面積850畝,平均畝產4.8噸,總產量4000噸,辣椒規模化種植有效提升了產業效益與經濟效益,為縣域特色農業轉型升級和鄉村產業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緊密利益聯結機制 拓寬農民增收路徑 辣椒種植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隆安縣辣椒種植基地采訪時,當地農民和企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播種開始每天除草、繞藤,到進入采收期后梳果、采收,一公斤辣椒包含管理、采收等平均人工費大約2元,一畝辣椒人工費需支付超4000元。 一邊是辣椒產業發展所需的勞動力,一邊則是農民享受的產業發展紅利。 “在大棚干活8小時,工資日結100元。”定江村村民陸大姐到豐綠源蔬菜產業示范園務工已有一個多月,從家門口驅車10多分鐘即可到種植基地,她說:“家里農活忙完了,我就來這里打零工,也學點管理技術。” 每年農忙時期,豐綠源公司都會雇用定江村周邊群眾務工,其中固定農民30人,季節性農民300人,每年支付農民工資150萬元;而辣椒加工企業廣西那之味食品有限公司,則固定吸納32名園區周邊勞動力,有效幫助脫貧人口實現穩崗就業。 在隆安縣都結鄉,辣椒產業早已成為當地重要的致富產業,當地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吸納周邊農戶參與生產管理,形成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在擴大就業容量的同時,顯著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路徑。 隆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方海介紹,當前都結鄉以同樂村等12個村作為辣椒種植示范基地,帶動2000戶農戶種植辣椒,種植面積超3000畝,每年實現農民增收250萬元。與此同時,農業龍頭公司吸納都結鄉6個村村集體經濟資金500萬元合作經營,每年能給6個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 土特產變成香餑餑 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從“鮮貨賣”到“深加工”,隆安縣在辣椒產業方面探索出了一條獨具風味的特色道路。在廣西那之味食品有限公司的特產展示區里,隆安辣椒產業的“來時路”清晰可見。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隆安縣都結鄉人就開始利用當地生產的辣椒、山黃皮、土檸檬以及姜蒜制作成辣醬,不僅味道好,還可以抵御嚴寒。如今,隆安人開廠創業,不僅延續了數百年工藝,還將非遺技藝隆安辣醬制作技藝發揚光大,開創了“那椒匠”“南哥”等多個辣椒醬品牌,共25款系列產品。 香辣牛肉醬、山黃皮辣椒醬、蘿卜丁辣椒醬、檸檬辣椒醬……在隆安特產展示區,由辣椒精深加工而成的多款產品成為熱門商品,那之味公司運營總監王連輝仔細清點著每天發往全國各地,乃至東盟國家的商品訂單。 在廣西那之味食品有限公司特產展示區里各種風味的辣椒醬。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沈程 攝 “前段時間剛給越南發了2萬瓶辣椒醬,目前公司電商渠道已基本覆蓋了全國各地,甚至抵達了跨境市場。”王連輝告訴記者,作為廣西食品標準化生產示范企業,公司已形成一條集種植、加工、研發、銷售于一體的辣椒深加工產業鏈,主營的辣椒醬、螺螄粉暢銷全球,今年以來產值已超7000萬元,預計今年產值比去年增長10%左右。 “那之味公司蓬勃的發展勢頭,正是隆安縣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激活農產品價值的生動縮影。”羅文清表示,隆安縣正通過構建全產業鏈條、推動技術創新與標準化生產、拓展多元業態等多維度舉措,逐步擴大辣椒種植示范基地引領作用,加速規模化種植與技術賦能,提升辣椒等農產品附加值,形成“田間—車間—餐桌”的完整供應鏈;同時融入農耕體驗、非遺技藝展示等元素,擴大隆安辣椒品牌影響力并帶動消費增長,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