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教育頻道 > 要聞 > 正文 |
老兵走進廣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園上“最燃”思政課 |
2025年11月10日 09:48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溫舒琳 黃欣怡 黃靖惠 編輯:姜界峰 |
|
為引導師生從英雄事跡中汲取奮進力量,讓愛國情懷在新時代綻放光芒,近日,廣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自治區退役軍人康復中心開展以“弘揚抗戰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聽老兵講故事”主題活動。 學校全體輔導員、全體青馬班學員、入黨積極分子、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志愿者及部分學生干部代表齊聚現場,共同聆聽紅色故事,感悟使命擔當。
活動現場。廣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活動在深情激昂的朗誦《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拉開序幕。黃馨麗、梁華、韓雪如同學以飽滿的情感、鏗鏘的語調,將現場師生帶回抗美援朝的崢嶸歲月,那些為家國挺身而出的英雄形象,在朗誦聲中愈發清晰。隨著語句時而激昂、時而溫婉的流轉,全場師生仿佛身臨其境,不少人眼中泛起淚光,現場掌聲此起彼伏,愛國情懷在這一刻悄然升溫。 在與老兵訪談環節,主持人黃馨麗與楊興蓉奶奶親切對話,帶領師生走進這位88歲抗美援朝女兵的崢嶸歲月。楊奶奶14歲參軍,1952年隨抗美援朝醫療隊出國作戰。在敵機不斷轟炸的夜晚,她借著照明彈的光亮穿梭于傷員之間,戰事緊張時一夜接收三百多名傷員。 最令她難忘的,是從一位烈士軍衣中發現了一份被鮮血染紅的入黨申請書,這份赤誠讓她更加堅定了她畢生追隨黨組織的信念。1969年,楊興蓉主動請纓南下廣西,與同事在隆林德鵝公社創辦“馬馱醫院”,常年馱著藥品翻山越嶺,為各族群眾送醫送藥。從戰場到邊陲,她用一生踐行了奉獻的誓言。
抗美援朝老兵楊興蓉奶奶講述革命經歷。廣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隨后,“青春尋紅跡 邊關踐擔當”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成員鄒鵬濱分享了暑期“三下鄉”的感悟。他們重走廣西邊關紅色路線,在龍州起義紀念館、憑祥友誼關等地探尋紅色印記,并跟隨邊境民警參與巡邊。他表示,看著邊防官兵日復一日的堅守,才真切體會到“紅色江山來之不易”的深刻含義,每一處界碑都見證著邊防戰士的忠誠擔當。 活動尾聲,全場師生共同唱響《歌唱祖國》。熟悉的旋律在會場回蕩,師生們揮舞著手中的小紅旗,一片片“中國紅”在現場匯聚成流動的星河。嘹亮的歌聲里,有對祖國的深情祝福,更有青年一代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使命的堅定決心。
活動合影。廣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校方表示,此次老兵進校宣講活動是“慶國慶”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之一,也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實的生動實踐。今后,廣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將持續傳遞這份紅色薪火,精心打造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的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