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防城港 > 正文 |
打造與西部縣域經濟強區相匹配的教育 “十四五”期間港口區科技創新教育發展紀實 |
2025年11月09日 18:04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楊康 通訊員 蘇武 鐘馥蔚 郭琰 鐘云需 文/圖 編輯:苑長軍 |
|
“十四五”期間,防城港市港口區通過持續加大資源投入、健全保障機制、深化科教融合,全區科創教育實現了從基礎設施到人才培養、從課程建設到成果產出的全方位突破,成功邁入跨越式發展新階段,為培養具備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新時代人才筑牢根基,科創教育已成為港口區教育領域的一張亮眼名片。 陣地升級:100%覆蓋,科創空間全域提質 科創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優質硬件陣地的支撐。“十四五”初期,港口區僅有6間科創室,難以滿足學生科創實踐需求。經過五年建設,全區科創室數量增至19間,總面積擴展至1063平方米,硬件設施全面迭代升級,為學生提供了專業化、多元化的科創實踐平臺。
港口區第五小學開展科技節活動。 在拓展校內陣地的同時,港口區積極推動校社聯動,充分激活校外科創資源。“十四五”期間,組織開展“科技研學行”活動,累計參與學生約1800人次;“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年均服務學生超萬人次,有效打通了科創教育的“校外通道”,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中感受科技魅力。 師資筑基:團隊攻堅,科創教學力量硬核支撐 優質的科創教育,離不開專業的師資團隊。“十四五”初期,港口區科創輔導員僅有30人,占教師總數的比例僅為2.4%,師資力量薄弱成為制約科創教育發展的關鍵瓶頸。
港口區第五小學組織學生到防城港市科技館開展科技創新研學活動。 為破解這一難題,港口區通過“外引+內培”雙路徑加強科創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引進科技領域專業人才、高校畢業生充實師資力量;另一方面開展“科創骨干教師培養計劃”,通過專題培訓、外出研修、校企交流、師徒結對等方式,提升現有教師的科創教學能力。經過五年努力,全區科創輔導員隊伍規模增至132人,占教師總數的比例提升至7.5%,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富有創新精神的“硬核”師資團隊,為科創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課程賦能:分層施教,學生科創技能全面提升 課程是科創教育的核心載體。港口區堅持“分層施教、全員參與”的原則,構建了覆蓋廣泛、特色鮮明的科創課程體系。目前,除村小外,全區100%的學校開設基礎科創課程,將科學探究、創新思維培養融入日常教學;100%的學校開展科創競賽集訓與項目式學習,以賽促學、以項目驅動實踐;85%以上的學校結合自身特色,開設編程、航天模型制造、智能硬件開發、生物實驗探究等20余門特色科創課程,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與發展需求。
港口區第五小學的老師在指導學生開展3D打印實踐活動。 課程賦能成效顯著。通過系統的科創課程學習與實踐,港口區超90%的學生具備基礎科創素養,能夠運用科學方法解決簡單問題,10%的學生熟練掌握圖形化編程、機器人調試、模型設計與制造等專業技能;學生科創活動參與率達80%以上,真正實現了“人人參與科創、人人提升技能”的目標。 體系構建:全域科普,科學素養浸潤校園 港口區以“全域科普”理念為指導,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多元協同的科普教育體系,推動科學素養浸潤校園每個角落。“十四五”期間,全區各校累計開展校園科技節、數學科技節等特色活動46次,活動形式豐富多樣,涵蓋科技手工制作競賽、科技嘉年華互動體驗、科技館特色表演、科學大講堂、外出研學實踐等,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感受科學魅力、提升科學素養。
防城港市豪丫小學的學生到防城港市科技館開展科技體驗活動。 成果閃耀:獎項翻倍,科創競賽實現質效雙升 “十四五”期間,港口區科創教育成果遍地開花,在各級各類科創競賽中捷報頻傳,實現了“數量翻倍、質量提升”的雙重突破。據統計,全區累計獲得市級科創獎項3315人次,市級以上獎項615人次;“十四五”初期年均獲獎僅88項,如今年均獲獎達949項,增長超10倍;累計獲得科技類賽事“優秀組織獎”38次;省級獎項占比從9%提升至15%,一等獎數量實現翻倍,充分彰顯了港口區科創教育的硬實力。
“AI賦能 點亮智慧校園”人工智能科普活動走進金灣小學。 薪火相傳,科創教育再啟新篇 五年砥礪前行,五年碩果累累。“十四五”期間,港口區以100%智慧校園覆蓋為基礎支撐,以科創獎項數量年均增長228%為突破點,以132名科創骨干教師為核心力量,成功構建了“課程-實踐-競賽”鏈條式科創教育體系,為西部縣域經濟強區建設培育了大批具備創新潛力的后備人才。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