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賀州 > 正文 |
鐘山縣:醫防融合破壁壘 從“治病”到“防病”守護群眾健康 |
2025年11月08日 20:01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見習記者 陳智超 鐘山縣衛生健康局 鐘山縣人民醫院 文/圖 編輯:夏曉云 |
|
11月上旬,鐘山縣第六小學校園內,縣衛生健康局組織縣人民醫院醫護團隊,有序為學生開展健康體檢,重點篩查近視、脊柱側彎、齲齒等青少年常見健康問題。這一舉措,正是鐘山縣扎實推進健康校園建設、深化醫防融合工作的生動縮影。
醫生正在為孩子們檢查脊柱健康狀況。 2025年,鐘山縣人民醫院成功入選國家傳染病防控醫防協同融合試點單位。全縣以此為契機,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為核心,構建起一套高效聯動的健康服務新機制。 鐘山縣醫防融合機制凝聚“一盤棋”工作合力,由縣人民醫院與縣疾控中心共同牽頭,形成“疾控研判指導、醫院技術支撐、鄉級聯動執行、村級宣教落地”的清晰分工體系。同時,打造“縣級統籌、鄉鎮聯動、村級落地”的三級協作網絡,有效整合醫療與公共衛生資源,打破信息壁壘,推動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服務從“各自為戰”邁向“深度融合”。 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健康服務覆蓋全鏈條,鐘山縣多項創新舉措扎實落地。定期召開醫防協同會商會議,實現多起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研判與高效處置;配備20余名專(兼)職疾控監督員,將健康服務延伸至“防、篩、診、治、管”全鏈條,累計發放健康教育處方3萬多份;通過講座、義診、入戶隨訪等多樣化服務形式,讓傳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知識走進社區、深入校園、下沉鄉村,引導群眾主動開展自我健康管理。
醫務人員向村民講解慢性病預防知識。 人才培養與信息化建設為試點工作提供了堅實支撐。鐘山縣通過引進公共衛生人才、推動醫療單位與疾控部門開展交叉培訓,培育出一支“醫中有防、防中有醫”的復合型隊伍。高效運用國家傳染病智能預警系統后,報告平均時限從7.55小時壓縮至3.52小時,效率提升超50%,其中9月最短報告時限僅1.21小時,為防控工作爭取了關鍵時間。同時,醫共體信息平臺打通數據壁壘,12家鄉鎮分院可線上調閱患者在縣醫共體總院的就診記錄,既減輕了群眾重復檢查的經濟負擔,也讓鄉鎮醫生能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開展更具針對性的診療服務。 今年夏季,面對輸入性基孔肯雅熱蟲媒傳染病,鐘山縣醫防融合機制迎來“壓力測試”。從發現首例輸入性病例起,醫院診療、疾控流調、社區防控同步啟動,協同開展應急處置。通過持續監測與精準防控,目前該縣保持“零”本土病例記錄,成功化解了潛在公共衛生風險。
鐘山縣疾控中心聯合縣人民醫院開展病例流調。 鐘山縣醫防融合實踐成效顯著,獲得上級部門高度認可,并在2025年全區傳染病防控管理培訓班上作為先進經驗交流分享。“深化醫防協同融合,核心是推動醫療服務體系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讓老百姓把‘未病先防’理念轉化為自發的健康行動。”鐘山縣疾控局局長、衛生健康局副局長黃秋榮表示,接下來,鐘山縣將持續完善縣域健康服務體系,讓試點成果真正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健康福祉。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