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焦點 > 八桂國防之窗 > 要聞聚焦 > 正文 |
2025年“走邊關”:探訪楠木山邊境檢查站的忠誠與溫情 |
2025年11月06日 15:54 作者:樊成甫 陽繼樂 譚蘇侶 胡明榮 編輯:陶媛 |
|
采訪團在楠木山邊境檢查站采訪。記者 樊成甫 攝 廣西新聞網東興11月6日訊(記者 樊成甫 陽繼樂 通訊員 譚蘇侶 胡明榮)廣西東興,連接中越的交通動脈上,楠木山邊境檢查站如同一位沉默而忠誠的衛士,日夜守護著南疆國門的安寧與暢通。11月3日,2025年“走邊關”之“衛國戍邊有我”主題深度宣傳采訪團走進防城港邊境管理支隊楠木山邊境檢查站,近距離感受這張邊境“濾網”在繁重勤務中展現的智慧、效率與溫情。 作為進出東興邊境管理區的交通要道,楠木山邊境檢查站平日里車流量極大。面對節假日激增的客流量,該站孫家意副站長在采訪中表示:“我們通過‘數據預警+分區查驗’的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在管控上依托智慧查驗系統實現‘精準查緝’,對可疑人員車輛重點核查,對正常通行群眾快速放行。”據官方數據,在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期,該站日均通行量較平日增長近120%。執勤民警唐皇補充道:“除了智慧化查驗手段,我們還會根據實時車流啟動‘潮汐車道’,依托大數據預判高峰時段,實現‘未堵先疏’。” 在確保通行效率的同時,檢查站始終緊繃安全這根弦。今年以來,該站已查驗進出邊境管理區車輛超過200萬輛次,人員近340萬人次,查獲網逃、偷渡等各類違法犯罪人員250余名。孫家意副站長介紹說,面對跨境違法犯罪的新特點,“我們的應對策略主要體現在‘科技賦能’和‘共治共享’兩個維度。通過構建立體防控網,用智慧系統提升證件核驗效率,同時激活群眾力量,讓群眾成為邊境防控的‘眼睛’和‘耳朵’。” 在嚴格查緝、筑牢安全防線的同時,楠木山邊境檢查站也將“守國門”與“暖民心”融為一體。執勤民警唐皇向采訪團動情回憶:“最難忘的是2024年1月救助高燒驚厥孩子那次。當時情況特別緊急,我們立刻啟動應急方案,一人開車,一人安撫家屬,同時聯系交警開辟綠色通道,平時30分鐘的路程僅用10分鐘就到了醫院。”這樣的暖心故事在這里并不罕見。據統計,該站近兩年來累計處置群眾突發疾病、受困等險情30余起,成功救助50余人次。 “壓力確實存在,尤其是旅游旺季,每天要查驗上千輛車、幾千人。”執勤民警唐皇坦言,“但支撐我們的,是群眾的認可。比如救助孩子后,那位母親后來專門送來錦旗;還有司機師傅順利通關時說的一句‘辛苦了’,這些瞬間都讓人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楠木山邊境檢查站深知,強邊固防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今年3月初,一名出租車司機發現可疑乘客后及時報警,民警根據線索迅速抓獲3名涉嫌偷渡人員。孫家意副站長表示:“我們通過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建立舉報獎勵機制,讓群眾成為邊境防控的‘眼睛’和‘耳朵’。”在日常工作中,檢查站還設立了便民服務點,為司乘人員提供飲用水、急救藥品等物資,并開通特別通道服務老人、兒童等特殊群體。 談到“衛國戍邊的使命”,孫家意副站長深有感觸地說:“‘衛國戍邊’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體現在每一次敬禮、每一次查驗、每一次服務群眾中。近兩年來,我們的民警在春節、五一、國慶等節假日全員在崗,有的放棄與家人團聚,有的頂著酷暑嚴寒執勤,但大家都清楚,崗位雖小,責任重大。”這份堅守,正是“衛國戍邊有我”的莊嚴承諾在國門一線的生動實踐。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