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創新 > 正文 |
太陽連續兩次爆發耀斑 近期可能出現極光 |
2025年11月06日 07:30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陶昌順 |
|
北京時間11月5日凌晨太陽連續兩次爆發耀斑,峰值時間分別出現在01時34分和06時01分,兩次爆發強度分別達到X1.8級和X1.1級。 耀斑是一種自然現象,大家可以認為它就是發生在太陽表面的一次強烈閃光,跟咱們拍照時候打開的閃光燈類似。只不過它的能量非常強,是整個太陽系最強的閃光。通常我們借助人造衛星來測量耀斑的強度,一是衛星飛行在大氣層之外,能夠不受阻隔的“接住”太陽耀斑的光線;二是衛星在太空運行,可以24小時連續監測太陽有沒有發生耀斑,不用擔心測量儀器隨著地球自轉進入夜間而“看不見”太陽。為了直觀表示耀斑的強度大小,人為從小到大將太陽耀斑劃分為A、B、C、M、X五級,每一級之間能量相差十倍,舉例說,一個X1級就相當于一萬個A1級耀斑的強度。所以說這次出現在太陽上的兩個耀斑都是大耀斑。 那么這次耀斑要不要緊?對于我國來說,影響可以忽略! 這次是大耀斑 我國為何沒受影響? 因為當時我國正處在夜間,太陽耀斑完全沒有閃到我們。這就跟咱們日常防曬一個道理,太陽最強的時候可以減少出門,只要光線照不到就沒有影響。但反過來說,當時正處在太陽直射下的另一半地球,就可能在耀斑照射下出現高空大氣結構的變化,影響比如短波無線電相關儀器設備。 另一方面,此次耀斑發生之后,還引發了太陽的連鎖反應,大量的太陽等離子體物質被噴射而出,形成了日冕物質拋射(CME)過程。這些物質攜帶著太陽的磁場能,以幾百公里每秒的高速飛離太陽,沿著一個近似的球面向外傳播,如果地球處在這個拋射面上,就有可能與其相遇,并在兩者磁性相反傳導進入大氣層的情況下,最終引發地球磁場的快速變化,也就是地磁暴。 此次噴發區域與地球相對位置較偏,可以認為太陽這次不是沖著地球來的。但是,CME所形成的物質沖擊范圍非常廣,盡管地球處在其傳輸路徑的邊緣區域,但仍有可能被“捎帶腳”帶上一點。 同時,很值得注意的是太陽表面的冕洞區域,就是圖中顏色較深的部分,這里是太陽風飛奔的快速路。目前看,這一區域已經對準地球,如果冕洞帶來的高速太陽風疊加上前面的CME,那確實有可能制造地磁活動。 空間天氣預報臺給出的判斷是,預計未來一周,太陽還有爆發較強活動的可能。6日可能出現地磁活躍甚至小地磁暴,而7日甚至可能出現中等地磁暴。 極光獵人們可以擦拭好設備,準備“出攤兒”。預計未來一周,太陽還有爆發較強活動的可能。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