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領導人報道集 > 陳剛報道集 > 正文 |
《中國網信》發表陳剛署名文章:筑牢祖國南疆AI安全屏障 共建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新生態 |
2025年10月30日 15:08 來源:中國網信雜志 編輯:劉曉彤 |
|
新聞眼《中國網信》2025年第10期刊發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署名文章《筑牢祖國南疆AI安全屏障 共建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新生態》,全文如下: 筑牢祖國南疆AI安全屏障 共建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新生態
陳剛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加強人工智能發展和監管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要求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完善人工智能監管體制機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主動權。隨著AI垂直應用和智能體的快速普及,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網絡安全格局。廣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論述和對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搶抓國家實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等重大機遇,堅持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服務國家所需,發揮廣西所能,回應東盟所盼,加強與東盟國家開展人工智能合作,推動形成安全、可信、可控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積極服務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廣西廣播電視臺《廣西新聞》報道。 堅持黨管網絡意識形態不動搖,牢牢掌握人工智能領域工作主動權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與意識形態深度融合,既帶來技術賦能等機遇,也引發價值觀滲透、話語權爭奪等風險挑戰。如何在用好人工智能的同時,更好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成為當下面臨的重要課題。廣西堅持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以新應新、以變應變,積極應對人工智能對意識形態安全的復雜影響,堅決守住紅線、守牢底線。 堅持主流價值導向。技術本身是工具,無所謂善惡,但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方向必然承載著設計者和使用者的價值觀,必須用主流價值為AI發展錨定方向。廣西堅持算法向善,堅持主流價值,堅守社會責任,進一步推動算法技術創新與價值導向協同發展,優化算法推薦技術,優先呈現和推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的新聞報道、文化作品等,以智能傳播助力清朗網絡空間建設,讓技術真正成為弘揚主流價值的“助推器”。2025年3月,廣西與中央網信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2025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堅持主流價值導向 推動算法向上向善”主題分享會,發布《算法向善南寧宣言》,通過“沉浸式展演+交互式展覽”,積極搭建成果展示、新品發布、模型推介、供需融合平臺,形成良性示范和正向引領。 強化人工智能賦能、把牢意識形態陣地。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關鍵變量。廣西聚焦主流平臺建設、生產機制重塑、內容形態創新,構建“AI+媒體”全鏈條賦能體系,研發“桂仔”智能助手與AI編輯器,依托大模型實現“選題策劃—內容生成—多端分發”的智能化升級,以技術優勢占領網絡意識形態主戰場,搶占網絡輿論高地。依托算法推薦優化、場景化傳播等新技術,將政策解讀轉化為可視化圖表、沉浸式短視頻等“輕量化”產品,以“網言網語”提升年輕群體觸達率,持續擴大主流輿論“朋友圈”。 構建可信生態安全體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必須堅持規范與創新并重,讓技術既有邊界又有活力。廣西注重平衡創新激勵與風險防控,通過制度設計、技術攻關和生態共建,制定出臺廣西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登記備案管理辦法和工作指引,聚焦模型訓練、應用部署、用戶交互等關鍵環節,有序開展服務備案工作,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規范應用。持續完善中國—東盟國家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以下簡稱“南A中心”)建設,探索多源數據的清洗、標注、驗證規范,筑牢算力規范底座,防范數據偏見,推動計算可信。 統籌人工智能合作與安全,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國際合作高地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治理體系正經歷深刻變革,人工智能正是這場變革最為關鍵和活躍的變量之一,必須統籌推進人工智能合作與安全,這符合我國安全利益、符合各國安全利益、符合社會公眾利益、符合個人隱私需求。廣西堅持以合作促發展、以合作促安全,與東盟國家合作伙伴共享共用相關技術、共同維護人工智能發展生態,著力構建開放共贏、安全可信的區域性人工智能發展新格局。 加快建設高質量合作平臺。廣西處在國內14億人口大市場和東盟7億人口新市場的關鍵節點,既背靠國家人工智能領域的豐富資源,又擁有豐富的能源供應體系、東盟語料基礎和東盟語言人才優勢,擁有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等重要開放平臺和數字快速通道,發展人工智能有區位、有支撐、有資源、有場景。我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注重策略、強化整合、創新場景,做技術應用的“集成者”“推廣者”。在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指導支持下,在南寧核心區劃出7.78平方公里,攜手東盟國家聯手打造南A中心,吸引國內外人工智能技術、企業和人才集聚廣西,開展前沿技術研發與創新,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場景的廣泛應用,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加快成“形”起“勢”。目前,東盟10個國家中有8個國家和廣西簽署或正在簽署涉及人工智能語言大模型的垂直應用方面的協議,中國—老撾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和世界第一個經老撾語料訓練的老撾國家主權語言大模型已經啟用。 持續強化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人工智能是一把“雙刃劍”,既具備驅動產業升級的正面效應,又存在被惡意利用的潛在威脅,與其讓它像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不如一開始就給馬拴上韁繩,讓它有序奔跑。廣西以南A中心建設為契機,推進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安全示范中心和配套園區建設運營,帶動一批國內人工智能安全頭部企業入駐,圍繞數字內容偽造檢測、網絡安全管控等領域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安全產業,逐步構建“技術防范—政策規范—公眾教育—國際協作”的全鏈條人工智能安全防護體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尊重各國數據主權、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個人數據隱私安全,共建可信數據空間,探索數據共同監管、開發過程數據可用不可見等管理模式。以研發并成功發布老撾國家主權語言大模型為突破口,積極探索低成本、可復制的東盟國家基礎大模型技術架構,加強與東盟國家人工智能安全市場的對接,幫助東盟國家同步構建人工智能安全防護體系。 積極構建人工智能跨境產業生態。共建人工智能跨境產業生態,不僅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區域協同轉型的戰略需要。我們按照“一節點兩板塊多分中心”總體布局,以南寧為核心節點,通過人工智能產業進一步強化中國和東盟兩板塊的連接和協同,在東盟國家、國內其他重要城市設立多個分中心,把廣西打造成為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走向東盟的“橋頭堡”和東盟國家與中國開展人工智能合作的“第一站”。以國內外人工智能頭部企業為核心,通過技術標準共研、生產要素共享、市場渠道共建,構建“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跨境產業生態,加快實現硬件、語料、大模型、垂直應用等人工智能全產業鏈跨境協同發展。目前,已有100多家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和有發展潛力的初創企業入駐南寧,南A中心已簽約國內人工智能項目51個、簽署國外合作協議16個,6個東盟國家的16家企業簽約入駐。 突出“人工智能唱主角、企業當主體”,成功舉辦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 2025年9月17日至21日,廣西貫徹落實中央周邊工作會議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與東盟各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聚焦主業、聚焦東盟、聚焦實效,以“數智賦能發展,創新引領未來——以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新機遇助建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舉辦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簡稱“峰會”),讓人工智能成為辦會主角、企業成為參會主體,促進中國與東盟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合作,以高“AI含量”為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注入新能量,推動東博會更具特色、更具水平、更具實效,有力服務國家周邊外交戰略和對外開放大局。與會嘉賓反響熱烈,普遍認為通過本屆東博會可以清晰看到,人工智能已經不是一個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場景、實實在在的商業機會。 AI成為展會最大亮點。建設中國—東盟會展AI大模型,上線國內首個支持中英文和8種東盟國家語言的“AI會展智能體”,在智能內容生產、場景化傳播、個性化服務等方面突破,深度賦能智慧配對、證件辦理、導覽等24個關鍵場景,實現智能云展、智能邀會、智能客服等17類功能,為中外客商提供自動撮合、主動推送的智能匹配全鏈條服務。AI元素貫穿全場,人工智能從幕后走到臺前,開幕式AI亮點紛呈,國際會議首次實現7種語言翻譯同窗實時同步滾動上屏,數字人司儀驚艷登場,AI一鍵生成開幕式紀要、嘉賓發言、精彩瞬間照片等,重塑展會全新體驗。特別是開幕式領導致辭環節佩戴的廣西本土企業生產的AI眼鏡成為“網紅”,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和網上熱銷。可以說,AI加持的東博會、峰會,樹立了AI賦能展會新標桿,正在從傳統展會平臺向新型數智平臺轉型,打造“永不落幕”的云端展會平臺。 AI助力“南寧渠道”全面升級。建立中國—東盟人工智能部長合作機制,首次舉辦中國—東盟人工智能部長圓桌會,圍繞夯實人工智能發展基礎、提供開源開放服務、加強產業合作對接、促進人才培育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務實合作項目落地,共同促進人工智能技術普惠應用。發布《中國—東盟工商界關于人工智能產業合作南寧倡議》《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案例集》,在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框架下成立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啟動面向東盟人工智能賦能發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動等。在人工智能合作不斷深化的基礎上,依托東博會、峰會的平臺效應,中國—東盟合作“南寧渠道”越走越寬,煥發新生機。
2025年9月18日,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5中國—東盟人工智能部長圓桌會在廣西南寧召開,會議宣布啟動建設中國—東盟國家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 AI交流合作交出亮眼成績單。創新打造“AI+”主題生態,倡議各方共同開展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行動,舉辦AI行業大咖對話沙龍,發布中國AI出海未來獨角獸企業TOP100榜單,展示一批AI新科技產品,將中國的AI技術、AI應用、AI場景進行全方位展示,讓東盟國家在東博會平臺上可以“一站式”找到所需產品,覓到合適商機,推動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合作向常態化、成果化方向深度發展。據統計,本屆東博會取得成果超700項,形成系列AI相關合作成果超140項,集中簽約“AI+”賦能千行百業項目44個,發布行業大模型23個、應用場景26個。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廣西將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論述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決策部署,搶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和國家實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等重要機遇,更加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時代,科學謀劃“十五五”人工智能發展,依托南A中心,積極拓展與東盟國家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攜手提升安全治理水平,著力構建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新生態,為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來源:《中國網信》2025年第10期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