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桂聲 > 地評線 > 正文 |
【地評線】桂聲網評:莫被“專業”志愿填報輔導機構“割韭菜” |
2025年07月01日 10:24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郭雪營 編輯:蘇文清 |
|
隨著今年各地高考分數的陸續公布,填報志愿成為當下考生及家長的重中之重。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網絡平臺上涌現大量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服務,主要包括一對多咨詢、一對一指導兩種模式,部分平臺還推出“套餐式服務”,收費標準依據咨詢內容的不同,從數百元至數萬元不等。 一些“專業”的高考志愿填報輔導機構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主要是抓住了考生和家長“考得好不如報得巧”的心理。對選學校、選專業“一頭霧水”,不了解未來的就業前景,懶得分析“人校匹配度”……一些考生和家長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花錢買個踏實”,認為花了錢、報了班,就可以填報無憂、上學無憂、未來無憂,結果卻被“專業”機構無情地“割韭菜”。 志愿填報服務“注水”,危害不容小覷。據考生及家長反映,部分高考志愿填報輔導機構專業性存疑,服務注水嚴重,甚至存在虛假宣傳、服務外包、推卸責任等問題。一旦志愿填報失誤,考生往往面臨退款難、維權難的困境,呼吁“謹慎選擇高考志愿填報機構,理性決策”。也就是說,花錢購買“專業”的志愿填報服務,可能的結果是“上學無路、維權無門”。 有一個案例比較典型:去年有考生及家長在某機構渲染的“不輔導就落后”氛圍中,花費5000元購買了服務,希望規避報考風險,結果換來的卻是敷衍的態度和公開的信息,最可氣的是,被機構的輔導“老師”成功把考生帶偏,其贊同的“可報”專業,卻不適合該考生,而且該“老師”居然不了解此專業。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該考生的慘痛經歷,并非個例。“高出本科線25分,卻因為‘專業’的指導,報上了專科院校”“高出本科線54分,不僅未被公辦本科錄取,還發現機構連本科院校名單都沒整理清楚”……這些類似案例足以警醒學弟學妹:莫要盲目迷信“專業機構”,要“以我為主”,多花一些時間從學校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學姐學長等方面搜集、了解真實有用的信息,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選擇合適的專業,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保障考生權益,刻不容緩;維護公平公正,責無旁貸。教育、市場監管、司法等部門要協同發力,打出“組合拳”,下大力氣治理高考志愿填報服務市場亂象;要及時全面提供公共服務和政策解讀,讓廣大考生及家長心里更有數。要嚴格機構資質審核,加強廣告宣傳監管,規范服務合同文本,嚴肅查處無證經營、虛假宣傳、價格過高、擅自外包等違法行為;同時,還要暢通司法救濟渠道,形成全鏈條治理體系,切實保障好廣大考生權益,維護好高考錄取的公平公正,讓考生的辛苦不白費、汗水不白流,助他們在新的人生賽道上跑出“加速度”。(郭雪營)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