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凝心聚力”一詞頻頻出現。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征程中,怎樣“凝心”,如何“聚力”?代表們不斷碰撞出思想火花。
談起村里的產業,來自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的楊寧代表止不住話頭。當前,村里建起了第一期農產品加工廠,生產的臘肉、臘腸年產值預計500多萬元,聯合帶動周邊鄉鎮一同發展訂單農業。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提升行動,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經濟新業態,這是我們基層干部的心愿,增強了我們的信心。
坐在楊寧身邊的袁智軍代表來自廣西汽車集團,聞言深表贊同。作為長期定點幫扶江門村的企業,廣汽集團從最初的資金支持逐漸轉為產業扶持,推動七彩椒等種植項目在村里順利落地,并支持江門村與鄰近村抱團發展,攜手打造一條產、運、銷有保障的特色產業鏈。幫扶幫出默契,合作愈加緊密。兩人談起未來發展,都是信心滿滿。
“凝心”要鼓舞士氣、提振精神。來自平樂縣的王崢代表提出,當前平樂正在開展“轉作風 促發展”活動,聚焦“十四五”改革發展大局,集中破解一批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應該注重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既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又堅持做到“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猛將”“闖將”“干將”撐腰鼓勁,鼓勵干部在經濟發展大潮中探索創新,大膽作為。
“聚力”要精誠合作、集體作戰。不少代表發出了“抱團發展”的呼吁。來自桂林文化旅游界的王子西代表表示,桂林將發揮好廣西文化旅游的龍頭帶動作用,加強跟區內兄弟城市的團結協作、聯動發展,聯合開發一批各具特色的跨市域精品旅游線路,實現優勢互補、線路串聯和市場共拓。同樣來自桂林的韋遠明代表建議,自治區應統籌全區革命老區縣(市、區)的紅色文化資源,統一規劃、整體包裝,引進龍頭企業開發建設紅色旅游項目,形成產業集群,拉長產業鏈條,全面營造“紅色廣西”旅游新形象。
區域協同,產業聚集,部門聯動,校企合作……在代表們的熱烈討論中,“凝心聚力”正逐漸提煉成具體建議,細化為務實舉措,并努力付諸工作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