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出席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的代表們十分關注黨代會報告中提出的有關鄉村振興的內容,就此展開熱烈討論,積極建言獻策。
作為一名三農工作者,黃智宇代表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但又充滿信心決心。他認為,一要加快推動風貌塑形,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二要全面推動產業做實,持續推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優化升級,讓農民富起來;三要深入推動文化鑄魂,讓鄉村的精氣神提起來,努力走出一條鄉村美、產業旺、農民富、治理優的廣西鄉村振興之路。他建議進一步加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責任落實,健全自治區負總責、市縣鄉村抓落實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形成上下貫通、精準施策、一抓到底的責任體系和工作體系。
“過去5年,龍勝把擺脫貧困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最大的民生工程,59個貧困村4.52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了高質量脫貧。”來自桂林的雷陳代表介紹,下一步,將高標準抓好鄉村振興,譜好“振興曲”,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同樣來自桂林的孫志武代表說,將繼續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過渡期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粵桂協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好。
今年10月,第十七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在三江侗族自治縣舉行,吸引了全國各省區茶產業企業前來參會。來自柳州市的鄺驅代表說,三江有出好茶的優越自然環境,茶產業也已成為老百姓脫貧增收的主要來源,但仍然存在品牌不響、影響力不足、產業鏈不完整等問題,下一步,將推動茶產業走規模化路子,打造成為特色優勢主導產業,把為外省品牌商提供原料茶,變成打響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