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為天,舌尖上的話題常常能成為“爆款”。11月26日上午,在柳州市代表團的討論現場,當談到“螺螄粉”的時候,現場氣氛一下更加活躍了。
“最近,我們在抖音上開通了一個話題——快樂螺螄粉,短短一周時間,播放量超1.7億次。”甘毅代表列舉了一系列柳州在城市宣傳上的亮點數據。數據顯示,螺螄粉已不僅是互聯網美食圈的“頂流擔當”,也成為工業柳州的一張亮麗名片。
美味的螺螄粉抓住了老百姓的胃,小米粉與產業創新發展的“碰撞”,抓住了代表們的心。代表們紛紛表示,自己的家人朋友就是螺螄粉的“粉絲”,而以工業化理念培育推動產業發展,小小螺螄粉更是撬動起超過三百億元的大產業。
黨代會報告中提出要積極推廣柳州螺螄粉等產業發展經驗,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經濟新業態,讓來自融水苗族自治縣的楊寧代表深有感觸。“我們通過發展集體經濟,組織村民為螺螄粉企業生產、提供配料包物料,也搭上了螺螄粉產業的‘快車’。”她說,單這一項就能促進不少群眾增收。
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去年,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與行業企業共同成立了螺螄粉產業學院,為產業發展培育人才。“要立足廣西和柳州區域發展優勢,深化產教融合,更好地服務產業轉型發展,為地方特色食品產業賦能增效。”來自該學院的劉子林代表說。
“推廣螺螄粉產業人才的培育模式,把人才培育在產業鏈上,對各類人才形成強有力的虹吸效應,助力產業轉型發展。”呂松代表建議。
圍繞螺螄粉引發的產業發展話題,大家越說越有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