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通開放發展的‘任督’二脈,就是要解決開放發展中的痛點難點”“聯動發展,交通首先要通”“有區位優勢不一定能成為樞紐,還要有產業的支撐”……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把深化與東盟合作同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聯動起來,與東盟共挽,與大灣區相融,打通開放發展的“任督”二脈,不斷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11月26日上午,如何建設東融樞紐門戶城市,打通開放發展的“任督”二脈,成為梧州市代表團熱議的內容。
作為國內膠原蛋白領域龍頭企業的負責人,周亞仙代表直陳企業遇到的問題。她說,膠原蛋白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由于國內原料短缺,公司高端產品的原料需要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RCEP國家和歐美國家進口,部分產品原料從國內北方地區購買。
企業和產業的發展依賴冷鏈運輸,急需降低交通成本,“包括龜苓膏、冰泉豆漿等梧州特產的生產,也都面臨類似的情況。”
交通聯通是實現聯動發展的基礎。蔣連生代表認為,梧州要推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實現交通聯通;持續大力推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建設,利用梧州綜保區解決冷鏈運輸等問題,加強產業鏈的招商,與大灣區實現產業鏈通;加大對嶺南文化的深度挖掘,推動茶文旅產業的發展,加快與大灣區的文化融通;對標大灣區的標準,推進與大灣區主要城市實現審批的聯審聯批。
張惠強代表說:“我區提出打造千億元茶產業,我們希望抓住機遇,像螺螄粉產業那樣,把六堡茶產業做大做強。”
“一直以來,六堡茶都與粵港澳大灣區和東南亞國家在文化上有著很深的關聯。”鐘暢姿代表提出,可充分發揮六堡茶等產業發展的特點,把梧州打造成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宜居康壽目的地。
“珠江—西江經濟帶的發展非常重要。”來自交通運輸部門的賴彩東代表建議,從自治區層面盡快推動2021—2025年珠西經濟帶發展規劃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