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七旬老伯游池內溺水,柳州女子專業施救奪回一命 |
2021年10月04日 08:15 來源:南國今報APP 作者:韋黎 編輯:潘曉明 |
|
“我是醫生,遇到這種事肯定要沖上去!”10月2日,在柳州市廣場路地王公館某游泳健身館內,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伯發生溺水。幸得場館員工和市民及時救助,老伯在救護車到達前已恢復意識,而對老伯進行關鍵施救的市民是一名醫生。 記者了解到,為溺水七旬老伯進行專業施救的市民是柳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生付琳。付琳向記者講述了當日的事發經過。 2日下午5時許,付琳在游泳健身館內游完泳,正在泳道的起點處休息,突然聽到遠處傳來呼喊聲。循聲看去,在泳道的中后部有人溺水了,此時健身館的安全員已下水施救,水中的市民和岸上的市民也紛紛趕去施救,大家一起將溺水者扶到岸上。 醫生的本能,讓付琳毫不猶豫地沖了過去。她跑到溺水者身旁,看到溺水者是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伯。面色、口唇紫紺,呼之不應,意識已經喪失。付琳立刻對老伯進行施救:仰頭抬頦,清理口腔,持續做心肺復蘇,口對口做人工呼吸……她一邊施救,一邊確認是否已經撥打120。不少圍觀的市民積極參與施救,更想給付琳搭把手。但是,他們提出的一些施救建議并不專業。 “我是醫生,受過專業的培訓。”鑒于圍觀市民的建議不太專業,付琳獨自給老伯做了近5分鐘的心肺復蘇。 當施救結束時,她已經累得氣喘吁吁。由于付琳的施救及時、得當,老伯面色、口唇紫紺的癥狀逐漸消失,胸廓有了起伏,大動脈搏動也有力了,已能睜開眼睛,但意識未完全恢復,暫不能說話。救護車到達前,付琳一直守在老伯身邊仔細觀察,熱心市民還給老伯的身體蓋上毛巾保溫。 當日下午,市民潘先生正好在該場館內鍛煉。他看到并錄下了付琳醫生為老伯做心肺復蘇的過程:“付醫生一個人為老伯做了很久的心肺復蘇,還為老伯做人工呼吸,同時指導旁人如何照顧老伯。” 120的醫護人員趕到后,付琳向接診醫生交代了老伯的病情,老伯的家屬也對付琳表達了謝意。直到老伯離開,圍觀市民才知道,這名果斷、專業施救溺水老伯的女子原來是一名醫生。付琳說,游泳是一項耗體能的運動,會增加心臟的負擔,癲癇疾病和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最好謹慎游泳。如果癲癇疾病患者在游泳過程中發病,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今年是付琳從醫的第20個年頭。此次施救,讓付琳看到一些市民并不懂如何正確急救,她建議大家都能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讓每一條生命能夠得到有效的救護。 圖為付琳醫生(中)和同事 生命只有一次。記者了解到,為了加強院前急救網絡建設,柳州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于2019年6月成立了市民急救學校,目前該市已有28家急救站(點)掛牌成立市民急救學校分校,市民可在此參加急救相關培訓。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