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時政 > 百年風華正青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融媒專題 > 要聞聚焦 > 大圖 > 正文 |
記者探訪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紅色殿堂講述湘江血戰 |
2021年06月25日 23:55 來源: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 作者:魏恒 黃克 編輯:羅珊珊 |
|
6月25日,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記者走進在北京新近落成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百年歷程波瀾壯闊,少不了廣西身影。展品中既有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留下的珍貴文物,也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八桂影像。其中,頗引人注目的是,紅軍長征展區辟出一塊地方,突出講述了湘江戰役的悲壯一頁。
在這里,投影儀投射在墻上,循環播放著電影《血戰湘江》的片段,還有湘江戰役紅軍烈士遺骸收殮保護的畫面。當年的血火河山,如今已是層層青翠,魂兮歸來,與天地同在。
展臺正上方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視察廣西時的講話節錄:“1934年底,為確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渡過湘江,粉碎敵人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幾萬名紅軍將士血染湘江兩岸,這一戰成為事關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歷史事件。”“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崇高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發揚。”
展廳內擺放著一件件文物實物:鳳凰嘴渡口發現的紅軍水壺,腳山鋪戰場遺址挖出的紅軍刀、迫擊炮炮彈,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紅1軍團2師5團政委易蕩平用過的毯子。在桂北,至今仍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可見當年戰斗之壯烈。
視察廣西時,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參觀了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在油畫《陳樹湘》前,總書記停下來腳步,凝視良久。畫面中,陳樹湘躺在擔架上,腹部鮮血直流。為掩護紅軍主力渡江,這位“絕命后衛師”師長身負重傷、不幸被俘,蘇醒后用手從腹部傷口處絞斷腸子,壯烈犧牲,年僅29歲。
這幅油畫也出現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內,引來不少人駐足觀看。“英勇、悲壯,令人肅然起敬。”來自貴州廣播電視臺的年輕記者劉粒粒對此印象深刻。她說,湘江戰役事關中國革命生死存亡,遵義會議則是我黨歷史上一次偉大轉折。貴州與廣西相鄰,兩地應該加強交流合作,共同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重慶日報記者陳國棟10多年前重走紅軍長征路,曾到過灌陽、興安、全州。“如今再次看到這些場景,感觸更深。”他說,革命先輩為了勝利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精神,值得子孫后代永遠銘記。實現下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就應該抱有這樣的必勝信念。 他大聲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說:“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