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5月28日電 (記者 崔琳)“甘肅法院系統在加強綠色絲綢之路司法保護方面,落實以生態環境修復為中心的損害救濟制度,探索氣候變化案件審理,以司法實踐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海波參加世界環境司法大會“氣候變化司法應對”專題研討時,作上述發言。
張海波介紹甘肅法院系統加強綠色絲綢之路司法保護的相關情況稱,當地著眼于環境要素跨行政區劃的自然屬性,加強專門審判機構建設,突出自然保護區專屬管轄,匯聚集中管轄與專門審判合力,積極探索環境資源案件跨域專門審判,構筑起生態司法“甘肅模式”。
近年來,甘肅法院系統嚴守生態紅線,確保祁連山生態總體安全。服務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完善祁連山生態司法保護機制,設立祁連山林區法院,強化祁連山生態保護案件審理,依法維護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體系總體安全。
同時,針對甘肅新能源裝機、發電量占比位居全國前列現狀,甘肅法院系統回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目標和要求,堅守綠色甘肅建設中的司法定位,探索涉及氣候變化的案件審理,用生態修復性司法為隴原“添綠”。
“作為氣候變化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環境司法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張海波表示,甘肅法院系統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進一步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努力讓綠色成為絲綢之路甘肅段最美麗、最動人的色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