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石
一家外地企業在北部灣港通關受阻,多次溝通協商無果,無奈只能辦理轉關運輸業務,卻又被告知需要等幾位領導統一意見后,才能確定是否能為轉關提供便利,理由是“我們這里山長水遠,效率沒那么高的”。
廣西山長水遠嗎?不。廣西沿海沿邊,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我國唯一與東盟陸海相鄰的省區,也是我國西部唯一有出海口的省區,擁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隨著江海聯動、海鐵聯運、水陸并進、空港銜接“四位一體”現代立體交通格局初步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重大突破,自貿試驗區等國家級開放合作平臺加快建設,廣西已由昔日的西南邊陲華麗轉身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說“這里山長水遠”,不是淺薄無知,便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說這里效率沒那么高,倒是中肯。經過艱苦努力,我區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但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仍有明顯差距。一些利民惠企政策沒有真正落地生效,“一推二拖三不理”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辦了點職責范圍內的事就要求企業送橫幅、贈錦旗,更有甚者“打開門來歡迎你,關起門來收拾你”……企業和投資者辦事創業遇到的堵點、痛點和難點還有不少,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仍較突出。
其實,“效率沒那么高”并非因為“山長水遠”,而是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擔當精神不足,歸根到底是私心在作怪。一方面,對法治和規則缺乏敬畏之心。一些部門和工作人員重人情、輕規則,重關系、輕制度,故意拖、有意卡、存心堵,“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企業和投資者辦事正常渠道走不通、辦不了,被迫四處找門路、托關系、請客送禮。不找關系,基本沒戲;不認識人,創業無門。另一方面,缺乏擔當精神。一些黨員干部遇事嫌麻煩、怕擔責、畏風險,有難度不想干、有風險不敢干、沒先例不愿干,不是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而是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只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喊在嘴上。本來能現場就辦、馬上就辦的事,左推右擋,踢皮球、打太極拳,少則拖三五天,多則等兩個月。企業在等待煎熬中喪失信心、錯失機遇。
廣西不缺資源、不缺機遇、不缺政策、不缺平臺,也不缺好的思路和規劃,但為什么標兵越來越多、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少、漸行漸近?原因或許很多,但與營商環境不夠優、服務質量不夠好、辦事效率不夠高,有著直接而重要的關系。“山長水遠”之說辭、“效率不高”之托詞,就折射出權力的傲慢、行為之短視、態度之驕橫。類似的官僚作派、衙門作風,對廣西發展影響之大、破壞之巨、危害之烈,不容小覷,絕不應等閑視之、聽之任之。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發展環境,事關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事關我區改革發展大局。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明確要求廣西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要真正闖出新路子、展現新作為,必須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來一場作風之弊的大清查、大掃除、大整頓,向“隱形”“變異”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刀,向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假作為“開炮”,堅決清除形形色色的隱性障礙和“潛規則”。
什么時候權力變得謙恭而不再傲慢,什么時候企業和投資者不再苦于托人情、找關系、尋門路,工作效率和營商環境才會得到大提升,廣西才能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