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中山先生暢想的“南方第二大港”百年追夢記(圖) |
2021年03月31日 17:4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編輯:陳麗婕 |
|
這是夜幕下的欽州港碼頭(3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氯A社記者張愛林攝 翻開中國地圖,北部灣——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清晰可見,北海、欽州、防城港3座港口城市宛若3顆明珠,璀璨奪目。 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港興城興產業興,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生產總值40余年間增長超百倍,如今已一躍成為我國西南沿海新的經濟增長極和“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2020年,北部灣港完成貨物吞吐量達2.67億噸,完成集裝箱538.37萬標箱,躋身我國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前十。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將欽州港打造成“南方第二大港”的夢想,100年后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從南國漁村到億噸大港 3月的北部灣畔,春潮涌動,萬噸巨輪往來穿梭,碼頭旁、園區內一派繁忙,“一灣相挽十一國”的獨特區位優勢正成為發展優勢。然而,改革開放前,北部灣沿海到處是荒蕪的灘涂,散布著一個個小漁村。一灣碧海波光粼粼,卻“有海無港”,長期封閉落后。 “以前這里基本與世隔絕,漁民出海捕撈的魚蝦賣不出去,窮得‘頓頓吃海鮮’,連大米、紅薯等都少見。”廣西北部灣港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政工部主任劉強是發展的見證者,他回憶說,1992年建港之前沒什么基礎設施,老港區所在的勒溝村沒有像樣的道路,甚至不通水不通電,在這里建港猶如“癡人說夢”。 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背靠大西南的廣西當時雖然已有北海港和防城港兩個港口,但因建設規模小、吞吐量偏低,難以發揮面向東南亞的區位優勢,更難以承擔西部開放的重任,大型港口建設迫在眉睫。上世紀90年代初,通過反復科學論證,中央和自治區對欽州建港給予資金、人才等支持,欽州干部群眾紛紛捐款捐物,1992年8月1日,欽州港正式開建。劉強說:“大家心里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實現大港夢! 14個月后,兩個萬噸級碼頭泊位在欽州港順利建成。 “現在,萬噸級碼頭級別很小,但在當時是邁出了一大步!北辈繛掣蹥J州碼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助理楊煜華1993年來港口工作時只有22歲,與另外8位女工組成“娘子軍”,主要負責接收貨物!捌鸪醺劭诘呢浳镏饕腔、錳礦等工業產品,港口機械設備有限,很多貨只能靠肩挑背扛。” 欽州港1996年獲準設立為省級開發區,1997年欽州港一類口岸正式對外開放,2006年被列為全國地區性重要港口。與此同時,北海1984年被列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北海港1986年第一個萬噸級泊位建成投產。防城港1984年首接萬噸級貨輪,1989年被列為全國19個樞紐港之一,2005年吞吐量突破2000萬噸。 2007年,為適應開放發展新形勢,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三港合一”成立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開創了全國沿海港口跨行政區域整合的先河。整合后,欽州港主營集裝箱業務,防城港聚焦大宗散貨,北海打造郵輪母港。 清晨,伴隨著碼頭旁機器的轟鳴聲,欽州港勒溝作業區調度室值班主管龐建春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手上的信息表清晰地記錄著巴拿馬、新加坡、巴西、南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船舶靠泊順序!20多年前,這里每天只有一些鋼板船靠泊,載重多為千噸級,而今10萬噸級的貨輪已經較為普遍!饼嫿ù赫f。 孫中山先生在文中所提的欽州港就是目前的北部灣港。如今北部灣港共有生產性泊位超過26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95個,最大靠泊能力為30萬噸級,成為中國面向東盟的國際門戶港,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