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2月23日電 題:全國人大代表庹必光:持續推動縣級醫療“強筋骨”
新華社記者駱飛
這段時間,全國人大代表、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消化病醫院院長庹必光一直在不斷完善自己即將帶上全國兩會的議案。“今年將重點關注縣級醫院建設和完善基層醫保政策,目的是為了提升縣級醫療水平,幫助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庹必光說。
自從2018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庹必光始終將目光聚焦于貧困山區基層醫療狀況。這幾年,他的足跡遍及貴州60多所縣級人民醫院,所到之處都會詳細了解其發展的“痛點”,以讓自己的履職更“接地氣”。
“消化系統疾病是貧困山區群眾的常見病、高發病之一,然而之前很多縣級醫院根本沒有完整的診療系統,有的醫院甚至連懂內鏡儀器基本操作的人都很少。”庹必光說,縣級人民醫院診療水平是基層醫療的“晴雨表”,發展不好很難守護好群眾健康。
庹必光舉例說,消化道系統出血是基層最常見的急診病例之一,作為縣級人民醫院應該具備內鏡止血診療能力,然而此前有相當一部分縣級醫院做不到,患者被迫向市州、省會轉診。“不僅增加患者診療負擔,還可能因無法及時止血危及生命。”
考察調研、培訓學習……這些年,庹必光經常深入基層醫院,并將獲取的一手素材寫成議案,帶上全國兩會,努力推動縣級醫療“強筋骨”。
“健康中國的關鍵之一在于提升縣級醫院診療水平,牽住這個‘牛鼻子’才能有效解決基層醫療的一系列問題。”庹必光說,縣級人民醫院就像整個基層醫療的“龍頭”,只有其有力地抬起來了,基層群眾健康才會更有保障。
從2018年至今,庹必光有針對性地聚焦基層醫療的難點和痛點撰寫了多份議案,包括《關于支持西部貧困地區全科醫生培養及全科醫生到基層工作的建議》《加強對西部貧困地區基層醫生的繼續教育及培訓的支持》《關于進一步加強對貧困地區縣級醫院建設和發展的支持和建議》《加強對西部落后地區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支持的建議》等。
“相關建議得到了中央、省有關部門的重視。比如去年11月,看到我的建議后,國家衛健委相關部門還邀請我一起參與基層醫生繼續教育工作的調研。”庹必光高興地說,中央很重視基層醫療,只要聚焦實際問題,就能有效推動解決。
這幾年,庹必光也見證著貴州縣級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發展。“此前,80%的縣級人民醫院沒有消化專科,這幾年通過不斷投入,其中一半以上都建立起較完善的消化診療體系。”庹必光說,銅仁市玉屏縣人民醫院通過幾年的發展不僅實現了消化病專科“零”突破,還擁有四級內鏡治療技術水平,高于國家對縣級醫院的基本要求。
作為土生土長的貴州遵義人,庹必光輾轉多地求學進修卻始終心系家鄉健康醫療事業。這幾年,他在立足于自己的專業加強科研的同時,也助推著貴州消化系統疾病診療水平的發展。2020年12月,他與同事們一起推動成立了“貴州省消化病學專科聯盟”,目前共有52家醫院加入,覆蓋了全省6個州(市)級醫院和45家縣級醫院,以促進資源互通、人才互濟。
面對新的健康發展需求,庹必光說,目前,西部貧困山區基層醫療水平與東部發達地區以及中央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需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人才培養,從而系統提升基層醫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