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買賣、租賃、抵押、拆遷補償等都涉及“估價”環節。我區的房地產估價機構情況如何?這些機構是否按規定開展評估?1月26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住建廳了解到,日前該廳公示全區房地產估價機構及注冊人員核查情況顯示,大部分估計機構能夠依法依規執業,但也有一些估價機構存在違規出具評估報告、規避監管等違規現象。
核查:大部分估價機構能照章辦事
據悉,此次核查的房地產估價機構和注冊人員情況動態,涉及南寧、北海、欽州、桂林、玉林、柳州、河池和防城港等區內8個城市的共83家估價機構。
通報顯示,從總體情況看,全區大部分房地產估價機構依法、正常、有序開展評估活動,依法依規執業。房地產估價師能根據《房地產估價規范》依法、合理撰寫房地產估價報告;委托人能依法委托經備案且監管意見合格的機構、依法使用規范的房地產估價報告結果,為保障房地產估價活動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防范和打擊房地產金融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房地產經營、交易活動的日趨頻繁,房地產估價市場的服務范圍和服務對象不斷擴大。房地產評估涉及到房地產的買賣、租賃、交換、抵押、征用或拆遷補償、分割析產、司法訴訟等各個方面。
業內人士:少數機構暗藏評估貓膩
此次核查情況顯示,部分廣西房地產估價活動中存在以下違規情形:委托人委托未備案或監管意見不合格的機構開展評估活動;單位、組織及個人使用不合法、不規范的評估報告或評估結果;房地產評估機構違規出具評估報告或評估意見;部分廣西房地產估價機構、外省機構廣西分支機構規避監管。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注意到,通報中,不少估價機構的專職估價師沒有達到法定條件,多名估價師長期無報告記錄。甚至有個別估價機構,在工作人員核查時沒有估價報告。
“這是估價個別機構耍小聰明,以零業績為借口逃避抽檢”。有業內人士透露,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區的房地產評估市場出現了給予回扣等不正當競爭現象。此外,還有的估價機構為了自身利益,迎合評估委托方不合理的要求,難以保證評估質量。
該業內人士稱,利益趨勢最終導致惡性競爭,打收費價格戰、關系戰、回扣戰。為了迎合委托方的要求出具虛假報告,房地產估價師成了“估假師”。
部門:加大監管力度規范市場
“房產評估,顧名思義就是估出房子‘貨真價實’的價碼,把該擠掉的水分擠掉。如果負責擠水分的評估機構自己都有‘水分’,情況就很難說了。”曾做過房產估價師的厲先生向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透露,一套房產可以估高價格,也可以估低價格,這一現象在二手房交易中十分普遍。
對此次核查中發現存在問題的機構,自治區住建廳要求其對照《資產評估法》、《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整改。今后,自治區住建廳將加大監管力度,不定期對房地產評估機構的評估報告進行抽檢,不斷規范房地產評估行業從業行為。
知識多一點
市民找機構評估房產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向房產、住建主管部門或者行業協會咨詢,尋找正規的估價機構。
2.可上廣西建設網、南寧住房和房產管理局等專業網站查評估機構的資質、評估人員狀況等信息。
3.如果對于評估機構的結論有異議,可以向主管部門進行舉報,如查實評估有違規行為,可退還評估款。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