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 王炳林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必須找準教育扶貧的著力點,積極探索教育扶貧的有效途徑。
加大教育資金投入。教育投入是鞏固脫貧成效不返貧的最大平衡器。要繼續加大教育投入,保證教育優先發展。根據地區教育和經濟發展差異,制定符合區域特征的教育投入策略,發揮城市群的教育減貧協同效應,促進教育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廣西屬于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自身財力有限,教育投入應采取“多條腿”走路的辦法,多措并舉,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和力量。
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在教育中處于主導地位,是提高教育扶貧質量的關鍵所在。一方面,采取針對性措施優化教師結構,留住青年教師,留住教學名師;另一方面,積極抓好教師補充工作。通過公開招聘、特崗計劃、定向培養、優秀退休教師支教等多種途徑,加大教師補充力度,重點加大對鄉村學校、教學點以及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的補充力度。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加強教職工編制統籌管理,促進教師資源合理高效配置。
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加大職業技術培訓投入力度,增強職業技術培訓師資,推進職業技術培訓改革創新,不斷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
加強對教育政策措施落實的監督。教育扶貧是一個長期、復雜且必須要完成的系統工程,必須構建完備有效的教育扶貧監督機制和實施問責評估制度,確保各項教育扶貧政策措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