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媒體行 > “畫好同心圓 唱好雙城記”——2020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 > 要聞聚焦 > 正文 |
重慶三亞灣 海鮮新中心(中)|經營理念之新 唱響雙城記 |
2020年09月25日 01:25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編輯:徐世杰 |
|
核心提示: 提到三亞灣,喜歡吃海鮮的重慶人耳熟能詳。這里,一直有舌尖上的美味,也有曾經的“蓬頭垢面”。經過重慶市渝北區政府一年半的大力整治,三亞灣已實現華麗蛻變,徹底和過去說“拜拜”。當“恨”已成往事,鳳凰涅槃之后的三亞灣煙火氣又回來了。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重慶三亞灣 海鮮新中心》系列報道,從市場環境之新、經營理念之新、消費格局之新等方面,為廣大網友呈現 “回爐再造”的真實三亞灣。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9日19時訊(記者 李天春 羊華 王慶煉)受早期疫情影響,海鮮行情處在低位,這對于迭代修煉中的三亞灣海鮮市場來說,卻是一個機遇。完成了市場環境整治和招商工作,接下來就是如何“養商”。渝北區組織多個職能部門,聯合入駐三亞灣海鮮市場,零距離靠前服務,解決商戶的痛點。變化最大的莫過于經營理念,以往等客上門,現在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東風,兩地海鮮市場“走動”多了起來。
三亞灣海鮮港大門。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袁舒含 攝 新觀念 牛蛙老板買下四層樓住著經商 宏達水產老板余孔里是重慶“牛蛙大王”,在西三街經營多年,才搬到三亞灣海鮮市場近半年。 有意思的是,他一口氣買下了兩樓兩底四層樓,下面兩層做門面倉庫,第三層是員工宿舍,最上面一層是精裝豪宅,是他和家人的新家。 在海鮮市場里買房子住?余孔里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一年前,他不敢這么做。聽聞西三街搬遷,他一邊找門面,一邊求購洋房。折騰了幾個月,突然發現三亞灣市場變靚了,宛如海鮮界的“奧特萊斯”,他心動了,把買門面和新家的500萬投了進來,這才有了上述的一幕。
宏達水產里剛到的牛蛙在一樓門店堆積成小山丘。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王慶煉 攝 在自己的新家,余孔里泡著功夫茶,回想起這些年,不無感慨,“我在廣東汕頭、福建漳州和北京都搞過海鮮水產,現在的三亞灣市場環境真是頂呱呱。” 不僅居住環境改善了,余孔里的生意也比以前好。在西三街,他月營業額120萬左右,現在雖受疫情影響,月營業額卻飆升到200萬。在西三街,上上下下搬運成本高,需要8個工人,現在只需要6個人,勞動強度還沒以前大。 余孔里店里的伙計說,他們底薪六千,績效2000元—4000元,還包吃住,對這個待遇很是滿意。 新架構 抱團成立水產商會一起共進退 為了打破群龍無首、各自為戰的情況,三亞灣市場的商戶們在渝北區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成立了“重慶市渝北區三亞灣水產商會”,連同市場黨總支部,一起共商發展。 三亞灣水產商會會長韓群勇說,商會由所有市場業主參與,有了這個平臺,大家有了歸屬感,以抗疫期間為例,商會起到了關愛商戶、推進公益的重要作用。
翻修后的商戶門市,像一棟棟小洋樓。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王慶煉 攝 渝北區寶圣湖街道不僅幫助三亞灣市場成立了商會,還協調交巡警、派出所、市場監督管理所、市政執法大隊聯合進駐辦公,并召集業主討論通過了《三亞灣水產市場總體規劃》,形成《三亞灣水產市場自律公約》,逐步建立了《三亞灣水產市場誠信經營體系》。 從以前的散兵游勇,到現在的組織健全“左右逢源”,三亞灣市場的商戶是幸運的,通過組織體系創新,帶動了經營理念的創新,以前大家都悄悄搞自己的渠道,悶聲發財;建了商會之后,同行們共享市場情報,抱團進貨反而能降低成本。 “以大宗進口海鮮凍品為例,以前是各自議價,抱了團之后,人家總包商一聽說是重慶三亞灣的,價錢好講多了。”經營凍品生意的商戶冉先生說。 眾人劃槳開大船,海鮮才會源源不斷“游”過來。
在小洋樓的襯托下,商戶們五顏六色的招牌也是一道風景線。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袁舒含 攝 新視野 成渝二重唱一起挖掘西部市場 余孔里不僅牛蛙做得好,還是商會副會長,他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西部地區,海鮮水產有兩個龍頭,分別是重慶和成都,都是一主一輔的“配置”,重慶西三街關閉后,市場資源都加持到了三亞灣。因此,三亞灣就市場規模和環境來說,當之無愧是西部地區的強者。“我們疫情期間生意大幅增長,跟打開了四川市場有一定的關系。”余孔里說,以前月銷120萬就是天花板,現在200萬還很穩。他在廣東進貨,因為量大價優,出貨價比成都當地人的養殖價還便宜,所以,四川那邊的商戶試銷效果不錯,都加大了拿貨量。
余孔里經營的牛蛙生意在三亞灣海鮮港里占有一席之地。重慶三亞灣海鮮港供圖 華龍網發 “我們和成都同行以前不怎么來往,因為各自輻射的市場有些重疊,隨著現在雙城合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推進,兩地海鮮市場在政府部門的激勵下,走動多了起來。”三亞灣商戶老田如是說。 韓群勇透露,成都最大的海鮮市場是青石橋,主要輻射云貴川和西藏;重慶三亞灣銷售網絡覆蓋渝黔川和陜西,有部分重疊,但各有各的“基本盤”,從市場來看,兩地攜手利大于弊。 渝北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渝雙城牌打好了,能夠助推彼此的市場更上層樓,廣東在這方面做得就比較好,產業鏈分得細,市場就容易做起來。三亞灣海鮮市場提檔升級之后,專心做海鮮水產,加上成渝兩地同行的相向合作,發展前景更為可期。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