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9月17日電(記者 李典)每天上午九點,吉林長春雪立方運動摩爾中心,背著球包,換好運動服的劉帥成都會準時出現在訓練場上。球場上的小伙子人如其名,既陽光又帥氣,他是今年吉林省殘疾人運動會羽毛球SU5級(即上肢殘組)的男單冠軍,這是他從事羽毛球運動12年來首次蟬聯該項目冠軍。
“我不懼怕身體缺陷,也不懼怕任何對手”
90后小伙劉帥成先天身體缺陷,右上肢不完整,然而身體殘疾的他卻一直對體育情有獨鐘。2006年他被國家殘疾人滑雪隊選中,開啟了體育人生。2008年12月,懷著對羽毛球的熱愛,劉帥成加入吉林省殘疾人羽毛球隊。
本以為憑借在滑雪隊的訓練基礎和對羽毛球的熱愛可以讓他成功轉項,沒想到在羽毛球隊的第一堂訓練課就碰了壁。吉林省殘疾人羽毛球隊總教練王立志介紹,羽毛球是一項對身體平衡和協調性要求極高的運動,手臂在人奔跑中對保持身體重心和穩定平衡起到關鍵作用。
“帥成剛來的時候,基本沒有制動和平衡感知能力,跑步上網的時候經常會撞在懸掛球網的立柱上,有時連球拍都會撞斷,人也會受傷。”王立志說。然而劉帥成并沒有放棄,從握拍、發球、基本步伐開始練習,時常渾身酸疼。“我們的平衡能力不像普通人那么好,打球需要速度,需要良好的體能做保障。”每天不停地堅持訓練,千萬次的折返跑,數不清的多球練習,堅持不懈的力量體能訓練,如今的劉帥成已兩次問鼎吉林省殘疾人運動會羽毛球單打冠軍和全國殘疾人羽毛球錦標賽雙打冠軍。
在王立志眼中,能吃苦、有毅力是劉帥成最大的優點。而劉帥成自己則說:“我不懼怕場上任何一個對手,我很珍惜每次站在賽場上的機會。”而立之年的劉帥成也有不少傷病,他的腰傷和膝蓋的傷勢都比較嚴重,但為了實現一個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冠軍的夢想,他還在堅持。
“教練員比運動員更不易”
在上個月剛剛結束的吉林省第三屆殘疾人運動會中,劉帥成首次以隊員兼教練員的身份出戰。他帶領長春市殘疾人羽毛球隊取得佳績,斬獲7金2銀1銅。
談及身份轉變時,劉帥成表示,教練員比運動員更不易。“看著隊員比賽,比自己在場上更緊張。”劉帥成說。教練員不僅要分析己方戰術,還要分析對方戰術,并把戰術意圖完整地傳遞給場上隊員。在他的隊員中,還有幾位聾啞運動員,無法直接通過語言交流和溝通。為此,劉帥成還專門花時間學習手語。
“羽毛球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有更多的人熱愛羽毛球。”從2015年起,劉帥成開始從事業余羽毛球教學和培訓工作。“剛開始人們也會有一些偏見,很多家長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我這里學球。”劉帥成回憶道。
憑借著刻苦的訓練,劉帥成在比賽中屢創佳績,學員們口口相傳,知名度大幅提升。如今他的學員越來越多,小至四五歲的孩子,長至年過花甲的老人。“我是通過朋友介紹到這里來學球的,帥成教練不僅球教得好,而且非常樂觀堅強,讓我很受鼓舞。”學員韓卓衡說。
五年間劉帥成的學員已經有數百人,每年教球1300小時。此外,他還定期開展公益課堂,義務教殘疾人打球,身體力行地推廣羽毛球運動。“希望羽毛球能夠帶給大家快樂,讓人們更積極地面對生活。”劉帥成說。
“我還有一個冠軍夢,我還在努力”
多年來,羽毛球隊的隊員一批又一批相繼退役,而立之年的劉帥成已是隊中的老將,一直在默默堅持。劉帥成深知明年的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很可能是自己最后一屆全運會,兩次獲得季軍的他希望能夠站上最高領獎臺。“希望最后一屆全運會能做最好的自己,我還有一個冠軍夢沒有實現,我還在努力。”劉帥成目光堅毅地說。
他始終堅信,只要一直堅持不放棄,所有事情都會有最理想的結果。王立志向記者介紹,劉帥成是目前吉林省在SU5級中最有希望向全國冠軍發起沖擊的運動員。
羽毛球讓劉帥成找回了自信,也讓他能夠更坦然地面對自己的身體。從最初訓練時要特意用衣服遮擋手臂到如今自然露出,“只要自己把這一切都放下,大家也會用正常的眼光去看你。”劉帥成說。
如今的劉帥成已經成家,并有一個六歲的兒子。“羽毛球帶給我快樂,讓我和健全人一樣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