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原創節目:現實題材比例提高
《2019網絡原創節目分析發展報告》對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綜藝三個門類進行研究分析,并披露了一組數據:網絡劇方面,2019年共上線網絡劇202部,現實題材網絡劇比例顯著提高,超過80%,古裝劇比例明顯下降,約為13%;網絡電影方面,新上線獲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但首先在互聯網播出的“龍標網絡電影”137部,出現大幅提高趨勢;網絡綜藝方面,2019年新上線網絡綜藝221檔,圍繞熱門綜藝制作的衍生節目達到186檔,其中158檔需付費觀看。
對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副主任肖黨榮分析稱,從總體趨勢上看,2019年網絡原創節目在主管部門的引導下,走出了原來的一方“小天地”,“大制作”自覺聚焦主題主線時代感、貼近性顯著增強。
肖黨榮表示,從網絡劇、網絡綜藝、網絡電影三大內容看,現實題材作品比例大幅提高,“套路化”“快餐式”作品減少,“標題黨”“擦邊球”等現象已不多見,更多節目自覺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核心價值、傳播正能量;在節目生產方面,網絡原創節目也能更精準地把握用戶題材興趣、觀看習慣、審美偏好,在內容選題和呈現形式方面持續創新。

2020上海電影電視節:互聯網影視峰會
網絡視聽:“脫貧攻堅”主題成為亮點
“網絡視聽行業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技術加速迭代,業態不斷創新,格局正在重塑,呈現出健康蓬勃的發展態勢。”《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20)》顯示,過去一年網絡視聽用戶和市場規模發展勢頭強勁。截至2020年3月,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5億,較2018年底增長1.26億。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認為,近兩年網絡視聽發展態勢,有四大亮點較為突出。
網絡視聽宣傳陣地不斷鞏固擴大,在主題主線、脫貧攻堅、疫情防控輿論引導方面都表現突出。
精品網絡視聽原創內容不斷涌現。總體藝術性明顯提升,現實題材成為主流,豎屏劇、互動劇等新興內容也發展成熟,優質內容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去等顯著特點。
網絡視聽產業發展新動能不斷迸發。用戶和市場規模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短視頻文化傳播價值和商業價值進一步放大,電商直播、MCN成為產業發展新增量。
新技術賦能網絡視聽智慧化演進。5G推動視聽體驗升級,人工智能與視聽產品深度結合,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也不斷擴展。
其中,網絡視聽行業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成為推動全社會關注扶貧、了解扶貧、認識扶貧、參與扶貧的重要力量。去年上線的網絡紀錄片《不負青春不負村》第二季,選取九名農村一線年輕人在鄉村扶貧的故事,全方位記錄他們為扶貧工作投入的心血和努力,將主人公的堅守奮斗轉化為鄉村振興的主流表達,聚焦年輕人、影響年輕人,實現了主旋律平臺的年輕化表達。
全球范圍內對網絡視聽內容的需求持續升溫,為中國網絡視聽行業和中國文化產品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展望未來,祝燕南表示,“新治理”將激發網絡視聽行業發展新活力,“新基建”將加速革新產業新生態,“新需求”更將助力行業邁向“造船出海”新階段。
疫情期間,主流網絡視聽機構加強優質節目供給,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環境氛圍,凝聚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進入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互聯網影視將再度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精品內容“破圈”未來依然可期。
| 上一頁 |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