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蒙敏瑩)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2月16日,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教育事業發展議題暢所欲言。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18年,梧州市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建設項目、薄弱學校改造工程上完成投資1.95億元,基本消除超大班額、大通鋪,全市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7.92%,排全區第二位。不僅如此,長洲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驗收,蒼梧縣、藤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自治區督導評估等教育事業的成績。這些都給來自龍圩區代表團的人大代表麥堅文提振了信心。在梧州市蒼海高級中學任教的麥堅文說,在過去一年,梧州市教育總體有了較大的發展,在未來一年,也面臨重大的挑戰。
麥堅文談到,由于歷史原因,龍圩區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及高級中學教育事業發展總體上還比較薄弱,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均面臨不少挑戰。為順利完成通過自治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及國家的復核驗收的工作計劃,龍圩區將在采購教育設備、補充教師隊伍、完成校舍建設等方面著力改善,也希望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政協委員分組討論中,梧州教育事業發展也是熱議話題。“小學教師的教育對學生學習生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尤為重要。”來自農工黨界別的政協委員藍梅麗是一位有著20多年教齡的教師,她十分關注小學教育工作。她認為,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小學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也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品德。作為學校,應擔起責任,更加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以及教師隊伍建設。藍梅麗建議,梧州市的小學不妨與梧州學院合作,搭建交流平臺并形成長效機制,讓梧州學院的優秀學生走進小學,以此提高小學的教育水平,“這既是對小學教師隊伍的充實,也可提供平臺讓高校學生參與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