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親民:
權力進籠 規范行政
今年8月22日至9月8日,不到20天時間,柳州市中院公開審理了3起行政訴訟案件。柳州市副市長張建國、安衛、郝興國作為政府代表出庭應訴,就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的事實及法律依據進行具體闡述和釋明。
民告官時,官應訴,聽民意。如今,這在廣西各地已成常態。據最新統計,全區各級政府及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比例超過3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排名前列。
此前,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印發執行《關于加強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的意見》;10月9日,自治區主席陳武出席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明確全區建成法治政府的任務書、路線圖和時間表。
法治政府建設,一邊要約束原本“任性”的權力,一邊則要科學立法、調規、廢章,使公權力進一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利民惠民。
去年,自治區法制辦根據發展需要,共完成《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條例》等立法項目13件,其中地方性法規8件,政府規章5件,并已全部提請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制定清理法規規章行政審批依據意見,對現行有效的133件地方性法規和143件政府規章涉及行政審批依據進行全面清理,共“打包”一次性廢止11件、修改67件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就是要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在法律規則中,充分體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按照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原則,對市場主體予以平等保護,切實保障公民及法人團體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使法律成為‘良法’。”自治區政府法律顧問、廣西律師協會會長黃志文說。
司法利民:
質效提升 群眾滿意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今年8月7日,大化瑤族自治縣的羅先生拿到了2萬多元執行款。這一天,他等了18年。
18年前,羅先生與黃某合伙做生意,黃某欠下羅先生2萬元債務。羅先生勝訴后,黃某卻下落不明。
在今年全區法院“百日清案”專項活動中,執行法官查出黃某還身涉另一案,便從拍賣其房產所得中劃出2萬多元,付給羅先生。
據統計,“百日清案”活動期間,全區各級法院審結案件近16萬件,舊存案結案率基本超過90%,新收案結案率超過88%,一審服判息訴率同比增11.85%,訴訟案件審理天數比法定天數縮短33天……這份成績單背后,彰顯的是法律的公平正義,群眾則收獲了滿滿的改革“紅利”。
司法利民的宗旨,始終貫穿廣西司法體制改革的全過程。
為進一步充實基層辦案力量,切實服務群眾所需,我區全面推行檢察官辦案責任制,讓檢察官回歸辦案本位,實現了基層一線辦案力量增加20%左右,基層85%以上司法人力資源配置到辦案一線。
“這次司法改革通過優化審判資源配置,創新審判工作機制,完善司法責任制體系,促使辦案質效和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自治區高院副院長戴紅兵說。
| 上一頁 下一頁 |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