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雨忠:焊花閃耀點亮青春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趙 超 實習生 高 銥
編者按
匠心,是一種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作態度,更是一種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品質。時代發展,社會前行,離不開各行各業踐行、發揚“工匠精神”的人。
近日,2017年“廣西工匠”名單揭曉。本報今日起推出“廣西工匠 匠心筑夢”系列報道。記者走近奮戰在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傾聽他們的故事,記錄他們的風采,發掘他們的精神。
南寧市高新區,廣西葉茂機電自動化有限責任公司3樓,自治區及南寧市兩級“韋雨忠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走進工作室,墻上掛著一溜獎狀,那是韋雨忠攻克各類技術難關后獲得的榮譽。
因為高超的焊接技術,年僅28歲的韋雨忠從業5年多來便攻下一道道技術難關,成為焊工領域的“一代宗師”,獲得“廣西工匠”的榮譽稱號。
攀登技術高峰
焊工是一項極其辛苦的工作,即便三伏酷暑,仍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火花四濺的酷熱環境中連續工作。“剛接觸焊接不到兩個月,即使拿著防護面罩,強烈的眩光仍晃得眼睛生疼。”韋雨忠說,因看好職業前景,他打消了退意,認真鉆研技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韋雨忠不斷攀上技術高峰:運用滾壓法、焊接前化學或機械清表等方法,解決鋁型材焊接工藝的技術難題,加快了公司新產品的研發速度;大膽更改焊接順序,采用跳焊、分段焊等方法,解決厚度不到2毫米的不銹鋼薄板焊接易變形的問題,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
來到葉茂機電僅兩年多時間,韋雨忠便帶領團隊攻克了10多個技術難關,不但為公司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更為廣西糖業發展提供了助力。
提升“中國制造”品質
韋雨忠所在公司生產研發的部分制糖機械,在國內同類產品市場中,幾乎占據一半的份額。其中的制糖用自控式噴霧燃硫成套設備,甚至被央企采購用于投資非洲的工程項目中,產品是否可靠,關乎“中國制造”的口碑和聲譽。
這套設備此前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焊接不銹鋼蛇管這個環節留下的。設備運行時,有一道工序是運用蒸汽將固體硫磺熔化為液態硫磺,這個過程是在蛇管里完成的。硫磺具有很強的腐蝕性,蛇管在焊接時一旦有缺陷,容易被腐蝕,造成有毒氣體泄漏,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
如何讓焊接時的高溫不破壞蛇管內部防腐涂層,是韋雨忠要攻克的難題。接到任務后的3個月里,他嘗試使用不同的設備、材料和工藝,反復試驗,分析總結,與技術專家討論。他平均每周要經歷兩次失敗。可他不氣餒,不斷改進焊接工藝和材料。在經過至少30次失敗后,他終于找到了解決方法,確保了出口產品的性能。
焊出青春之花
韋雨忠與陌生人交談時顯得靦腆害羞,可他戴上焊帽、手持焊槍時,那份強烈的自信和職業自豪感迸發而出,青春在火花中飛揚。
在校時,韋雨忠便獲得多項榮譽,在全國競技平臺,他拿下技能院校焊工組第一名。參加工作后,他更加認識到焊接工藝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他認為,焊工不是一個低微的工種,而是產業鏈條上一顆重要的鉚釘。他的案頭,常年擺放著《焊接結構》《焊接工藝手冊》《焊接結構與設計》等專業書籍。
2014年1月,25歲不到的韋雨忠晉升為焊工高級技師,這是很多焊工盡其一生也難達到的最高技術等級。
獲得“南寧市第一屆首席技師”、成立“大師工作室”后,韋雨忠還肩負著帶領團隊的重任。“碰到技術問題,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他。”工友陸志高對韋雨忠的技藝由衷佩服,“他焊接的焊縫十分美觀。他教給我們很多技術手法,碰到技術難題,他總是能提出解決方案。”
在韋雨忠的帶領下,公司涌現出一批焊接技術能人,其中兩人榮獲“南寧市首席技師”,3人獲評“技術標兵”。他和工友的多項創新還獲得南寧市“優秀百項技術創新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