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焦點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要聞 > 正文 |
貴陽八旬老人護水33年 手繪6張地圖記錄治污變遷 |
2017年06月06日 20:16 來源:央視網 編輯:韋仲達 |
|
央視網消息:我們再來認識一位環保志愿者雷月琴。從1984年開始,33年時間里,這位八旬老人一直積極的 關注著被貴陽人稱為“母親河”的南明河以及周邊飲水源的環境安全。在此期間,她還繪制了六張治污地圖,記錄貴陽市的治污變遷史。5月初的一天,記者跟隨雷月琴老人一起開始了她的巡河之旅。
這一天,雷月琴老人來到了貴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三江口,這里是三條河流的交匯口,位于南明河的中游。在這里,雷月琴老人發現河邊被傾倒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甚至有人在河床上種起了蔬菜。 大量的生活垃圾和變質的死水污染了南明河,也對居民的生活用水造成了影響。巡河結束后,雷月琴老人就向當地相關部門進行了反映。 阿哈水庫是貴陽市主城區的三個重要飲用水源之一。因為離城區近,經常有市民到水庫游泳、燒烤、釣魚等,水庫沿岸還有很多飯店和養殖戶等。為此,雷月琴經常到水庫去宣傳勸告。
自1984年退休后,眼見隨著城市發展,南明河污染日漸嚴重,又因為幼年時有過喝不干凈的水而差點病死的經歷,雷月琴老人萌生了要保護飲水源的念頭。從2008年開始,她用七年時間手繪了六張治污地圖,記錄了從1994年到 2015年 南明河的治污歷程。在這些地圖上,老人用紅筆標注了當年的污染嚴重河段以及沿岸的電廠、造紙廠等污染大戶。而如今,這些污染大戶都已經搬離了南明河。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